【恩施日报】恩施红会理论文章:志愿服务应当受到尊重和鼓励

19.05.2015  11:43

      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5月5日会见出席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对红十字的定义。
      习近平还强调,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善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我州,也有这样一支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他们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无私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道救助、健康关怀、应急救护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的行为,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鼓励。
      志愿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给予了直接的帮助,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志愿者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救死扶伤,是生命攸关的大事、善事。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这一切,都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少数人对志愿服务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冷嘲热讽,认为这是图表现,搞面子工程,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热情帮助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实干诠释青春,行动体现信仰。我们坚信,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州红十字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我州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原载于5月15日《恩施日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