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同志到恩施州核查灾情和调研抗灾救灾工作

18.08.2016  00:07

  8月10日至11日,省抗灾救灾办公室副主任、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军带领工作组深入恩施州宣恩县、来凤县、恩施市核查灾情和调研抗灾救灾工作。彭军同志分别与县市党委、政府和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省民政厅驻当地工作组,以及恩施州驻乡镇工作组、县市驻村工作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省直工作组前期工作情况,深入分析灾区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查灾核灾、灾后恢复等抗灾救灾工作进行研究。彭军同志一行还实地查看了恩施市崔坝镇水田坝村山体滑坡及天然气管道断裂爆炸现场。

  彭军同志认为,恩施州今年以来强降雨过程发生时间早,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重。灾害发生后,州和县市党委、政府不等不靠,组织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人与自然的惊天大搏击,最大限度地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减轻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3个省直工作组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定的时间到达派驻县市后,立即深入受灾乡镇和村组核查灾情,并迅速结合部门优势和特点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对灾区抗灾救灾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指导和帮助作用。其中,省住建厅驻宣恩县工作组,发挥建筑产业联盟优势积极援建该县水毁管网工程,组织建筑企业开展送岗位活动,帮助受灾群众增收,指导当地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指导手册》;省农业厅主要领导亲临来凤县指导帮助农业生产自救和恢复生产,驻县工作组聚焦影响村民出行的水毁公路恢复出实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省农业厅机关安排工作经费支持乡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省民政厅驻恩施市工作组积极向州、市提出十条抗灾救灾指导意见和建议,督促指导乡镇、村(社区)逐户建立灾情台帐,深入受灾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等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彭军同志在与县市党委、政府和三级工作组有关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我省今年入梅以来的六轮超强降雨造成的灾害形成了“98+”灾情,灾害对“十三五”起步之年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各级要抓紧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确保抗灾救灾目标任务完成。一是要高度关注大灾之年对基本民生造成的影响。灾害对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受灾的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要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受灾群众减产不减收,要加强民生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政府救助的基本职能,保障好受灾群众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度荒。二是要充分发挥三级派驻工作组制度的优势把灾情核查清楚。省、市、县三级派出工作组人数达5万人之多,这是我省抗灾救灾历史上少有的。各级工作组要指导和督促灾区把灾情核查放到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层层压实责任,把因灾死亡、转移安置人口、因灾倒房、农作物绝收等核心灾情指标核细、核准、核实,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不错,为科学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和实施精准救助做好准备。三是要注重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推动科学发展。要抓紧以县市为主体制定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要落实救灾应急工作特事特办的原则,以时间、质量、任务为前提,简化相关手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同时,灾后恢复重建要尊重自然规律,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风险,提升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等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省民政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