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凸现:快递员校门口摆摊

20.11.2014  18:21

  随着电商网购的普及,衍生出的诸多物流快递问题也日益凸现,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一般是指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快递员可以以“门到门”的形式,把快递件亲自交到收件人手中。就在多数市民和上班族享受快递公司“开门签收”、“下楼签收”的便捷时,郑州诸多高校的师生们却常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他们需要在快递员限定的时间内跑到校门口“扒拉”快递件。

  “双十一”前后,记者走访郑州多所高校发现,快递员学校门口“摆摊”现象比以往更突出,大大小小的包裹一溜儿摆开,三轮车横七竖八地停放着,既影响学校形象又影响通行。

  如何打通高校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快递件如何才能从配送中心顺利到达高校师生的手里?

   快递员校门口“摆地摊

  “申通吗?”“是,尾号是几?”临近中午,这样的对话在郑州市高新区郑州大学南门向西200米的路上不时出现。

  每天大约11时到12时半,16时到17时40分左右,申通、汇通、京东等八九家快递公司的车辆便会在这条路上依次排开,快递公司给收件人发一条信息或打一个电话,让他们自己到这儿取货。

  按收件人手机号码尾数,这些快递件被从0到9分堆在不同地方,以便收件人来取。凭着身份证、校园卡等证件,取件人在单子上签过名字留下电话即可把快递件取走。

  “‘双十一’过后,快递件猛增。”京东的快递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京东的订单数比平时翻了4倍,快递自然变多了。

  “我们也想进到学校里分发,可是学校不让啊,快递件堆在这路边,像摆地摊一样。”他指着几百件散落在人行道上的包裹,十分无奈。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郑州郑东新区的龙子湖高校园区。

  中午时分,河南中医学院龙子湖校区北门口人声鼎沸,七八辆小三轮横七竖八停在路边。四通一达、宅急送、京东、亚马逊等快递公司摆的摊在人行道上一溜儿排开,大小包裹四处堆放,师生们穿梭其间。

  “学生是网购的一个很大群体,据统计,我们每天在东区龙子湖校区的派单量就有近万单。”河南省快递协会副会长刘丽说。

   取快递件要“长途跋涉” 找快递件如“大海捞针

  孙雪芳是河南中医学院的大二学生,快递人员无法进校门,这让她觉得收快递件成了一件麻烦事儿。“学校离市区比较远,平时购物不便,所以同学们都习惯了在网上买东西。”孙雪芳说,“快递公司都是把快递件堆在学校门口,每次去取都得‘长途跋涉’,翻找快递件如‘大海捞针’,晚点去又害怕送快递的人走了。

  郑州大学的靳千慧同学在“双十一”期间网购了一件商品。但由于当时手机停机,没收到京东发来的到货通知,便没能按时去取。过了几天,她赶到南门时,却发现自己的快递件不见了。

  原来,京东快递的负责人看快递件长时间没人来取,就把它退送到上一个环节的货物配送点去了。

  “我们这没有固定地点,存储不便,如果没能按时来取快递件,就只能退送到我们上边。”京东快递负责人说,这样做是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没人领取的货物。

  虽然快递件最终领到了,但这一来一回却多耽搁了两三天时间。“幸亏不是什么急需用品。”拿到货物后,靳千慧说,以后她必须按时来取快递件。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高校不让快递员进校门,有些学生无法及时取回快递件,还会发生快递件被错领误拿,或是物品被损坏乃至丢失的情况。

  不让进校门,快递员只好在大门外通知收件人出来取。当收件人不在的时候,快递员有时不得不把快递件再带回去。有时,为了一件快递,快递员不得不跑好几趟。

  “我们咋不想进学校呢?这不但方便学生取件,也方便我们随时揽件。可现在是很多学校不让我们进,使得我们派件和揽件的业绩量都受影响。遇到下雨、下雪天就更难了!”宅急送的快递员小张抱怨说。

  “不让进校门,我们无法把快递件送到用户手里。但又不能放在门卫那里,所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约收件人来取。”申通快递的送货员小裴表示。

  尽管《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中规定,快递员为客户投递免费两次以上,可以适当增加服务费用,但现实中快递员不会这么做。“除非你不想拥有客户了,这种服务行业只能多辛苦几趟呗!”小裴说,一些户主觉得屡次麻烦快递员不好意思,顶多给他们一包烟或是买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