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美]彭克难:26年从农民工到机械师

02.08.2016  06:05

人如其名,一个个难题被他攻克,节省成本上百万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到机械师,用了26年,他就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机电工彭克难,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用智慧与双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的难题,节省成本上百万元。

1990年,年仅20岁的彭克难进入了中建六局,被分配在了机电班。凭着一股盘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很快崭露头角。

有一次,在襄樊太平化纤厂排气塔项目,当时采用的是滑膜技术,排气塔的模型是下面大上面小,每当砼打到60厘米时就会提一次模。可是,滑到30米处时,滑膜的中心锤线偏离了排气塔的中心点,工程不能正常进行,项目部全体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会诊,但均未能成功。

机电班的彭克难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认真思考解决方法,终于,他找到了把滑膜缝中间的砼清理干净,让模板与模板之间严丝合缝,接着做三次提升,把滑膜璧调圆后再把滑膜中心点调正,排气塔最终矫正成功。

2004年彭克难进入了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在这里,他攻克了更多的施工难题。2008年冬,大雪纷飞,武汉火车站项目正在赶工抢工。一架架打桩机,正有条不稳地工作着。突然,桩机声停了,工地陷入一片沉寂,原来是架空线被挖机撞断导致停电了。此刻,有好几个钻头都在十几米深的洞底,在零下8℃的低温下,洞底的混凝土如果不搅拌,两个小时后,就会将钻头冻住而无法拔出,不仅延误工期,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形成基坑坍塌隐患。

断电抢修工作刻不容缓,可是架空线上爬满了冰溜子,收线钳毫无用武之力,根本夹不住线。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彭克难突然一拍脑袋,说道:“我有主意了!”只见他三下五除二,迅速做好了一个U型卡。U型卡卡在架空线上一拉一滑,刚才还“顽固不化”的冰块顿时碎了。收线钳夹线不再打滑,维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电力在一个小时后恢复。大家将克难抛向空中,欢笑着庆祝这次胜利。(卢成汉 谢文哲 戴羽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