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当工会遇上返乡,暖心红包装什么?

29.12.2015  10:47
 

安徽返乡农民工金祖俊说:“回乡创业,感觉真好”。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爱人者人恒爱之

又到年终岁末返乡时,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的农民工返乡潮预计会提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欠薪案增加的情况,对于坚持在“两节”时期送温暖送关爱的工会来说,今年的暖心大礼包里装什么?什么才是当下流动的务工人员真正需要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工会做法各具特色,有的送书送文化,把知识带回农村,移风易俗;有的地方不再让农民工为讨薪各种“无奈秀”,而是把维权办公桌搬到农民工身边;还有的地方农民工创业意愿强烈,但是苦于资金和政策支持有限,当地工会敏锐地当起了创业“小助手”……

高尔基说,“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工会的温暖就是这样的特点,急农民工之所急,解农民工之所困,这样的大礼包才是农民工真正喜闻乐见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是如此,各地工会才真正走进了职工的心中。——编者


福建工会:送书送文化,送的是新风

为农民工送上包括创业指南、维权指南等书籍在内的大礼包,让农民工走得安全、走得开心

本报讯 (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刘冰新 王星乐)“倡导职工阅读,建设书香企业”。日前,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总工会开展“书香企业”创建活动,通过举办“企业职工读书月”系列活动,推动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

今年“两节”期间,福建工会将整合多种文化资源,依托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文化团队下基层、进企业、到工地,持续开展文化送温暖,“文艺大篷车”,“打工节”,“打工春晚”,“关爱农民工、欢乐过大年”等职工文化品牌以及书画、灯谜、游园、广场舞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吸引农民工广泛参与。

福建职工文化节将在同期举办,为农民工才艺展示提供平台、展台和舞台,突出原创、草根、接地气。有声情并茂的职工歌手赛,有比拼才艺的职工摄影作品评展,有情怀依旧的劳动文丛首发,还有人气爆棚的厦门职工春晚等。全省各地工会同期举办主题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活动50多项,参加职工将达10万人,上下呼应,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氛围。

福建省总工会还将组织文化小分队到福州地铁一号线、高新区和重点工程工地,以送文艺演出、送电影、送书籍、送春联、送文体器材等小型、分散、多样的形式,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结合“农民工平安返乡”,为农民工送上包括创业指南、维权指南等书籍在内的大礼包,在让农民工走得安全、走得开心的同时,倡导文化过年。

另据介绍,厦门市总工会将为春节后返厦外来工资助交通费,工会会员最高可以获得300元交通补贴,预计受惠职工将突破20万人次。

据了解,2015年春节期间,厦门市总首推“平安返厦车票补助”活动,参与申请的基层单位共计3230家,惠及职工达80515人,补助款项总计为1199万余元。享受政策补助的职工主要来自江西、河南、贵州、四川等省。

2016年,“平安返厦”活动将继续升级,补助将不再限制交通方式,外地职工按照返厦路程距离,分为省内3级、省外5级标准进行补助。节后由原居住地或探亲地返回厦门工作的,均可申请返厦路费补助。其中,外来工的返厦时间须在2016年2月8日至3月8日。符合补助条件的会员,须于2016年3月30日前向所在单位基层工会或职工服务站申请。这意味着,节后新到厦门入职的外来职工,也同样可以享受到交通费补助。

厦门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幼萍表示,“平安返厦”活动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节后用工荒,不仅留住了老员工,还吸引了更多的外来员工来厦就业。


四川工会:送法送维权,送的是安心

多个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进行部署,为千万农民工安“薪”还家护航

本报讯 (记者高柱 李娜)“您好,我是成都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今天我们接到了对你公司拖欠农民工的投诉,近日将到贵处调查核实!”12月25日,在成都市开展的集中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举报现场,成都市监察部门人员现场连线被举报公司,30余名讨薪未果的川籍农民工终于联络到了已拒接电话半年之久的老板。

“只要事实清楚,企业责任主体难逃追究,恶意欠薪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面对现场连线企业老板对欠薪问题“不清楚、不了解、未听说”的推托之词,成都市劳动监察大队同样放出“狠话”,并称接到所有投诉案件均力争在15日内办结。记者了解到,这仅是四川省在“两节”前严查恶意欠薪,确保千万农民工安“薪”还家的部分举措。

据介绍,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一些地区拖欠农民工问题进一步凸显,四川省作为农民工大省,面临巨大压力。全省劳动监察机构前10个月统计显示,被欠薪人数和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3%和34.6%,其中建筑施工类企业欠薪情况尤为严重,农民工占被欠薪总人数的80%;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受理农民工争议案件2.1万件,涉及人数2.6万人、劳动报酬4.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61%、146%。

随着春节临近,外出农民工即将陆续返乡,为保障他们在返乡前能够拿到应有工资报酬,该省多个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进行了部署。12月初,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召开“2016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对欠薪行为严肃查处,对生产经营困难、工资支付不正常以及发生过拖欠工资问题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对已受理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进行分类快速查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继续开辟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

同时,四川各级工会也针对加大职工法律援助、促进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准备。12月期间,已配合政府监察部门,多次开展“双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并就源头性欠薪案件查办移交情况、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行为查处情况以及其他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畅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渠道,坚持职工维权热线24小时值班,积极主动与人社、司法部门加强联动,对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并涉嫌犯罪的,及时督促劳动监察、公安部门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此外,四川省总工会还将继续从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入手,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治企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悉,四川省总将于12月31日前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等服务。


重庆工会:送政策送资金,送的是改变

设立起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站,开辟农民工注册登记绿色服务通道,推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

本报讯 (记者李国 实习生李伶睿)重庆市今年已经拥有了20多项创业新政策,各级工会把创业贷款资金送到了田间地头……这一系列动作带来创业创新面貌的巨大改变。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业已形成,不再是个体零星的探索,而是群体的理性选择,而且创业者越来越多。”12月26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告诉记者,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比2010年底增长了近18万人,提高了58个百分点。目前,重庆市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09万人,转移就业率超过95%,基本实现应转尽转。

据介绍,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重庆市加大了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参加一年一度的“农民工日”活动,召开“院坝会”,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微企帮扶、工商登记注册等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民工创业、就业意愿,帮助解决他们在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优化农民工创业发展环境,重庆市总工会及相关部门通过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站,开辟农民工注册登记绿色服务通道,推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专门台账,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农民工后续培训等,助推其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庆市本地经济崛起,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2008年,重庆市率先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返乡创业发展。随后出台了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贷款融资、劳务对接、综合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今年9月,该市人社局、财政局将贫困区县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中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00人的指标降低为50人,力求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能享受政策礼包。

为破解返乡农民工创业普遍遇到的融资难题,重庆先后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办法、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办法等贷款融资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资金红包,切实破解创业“资金缺、融资难”等问题。今年3月,重庆市政府批准组建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农民工、大学生等创办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目前该公司已与39个区县签署了合作协议,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达成合作意向,4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授权开展担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