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难忍开学与爸妈分离 追上高速朝武汉步行

18.09.2015  12:45

  9月2日,蕲春蕲州9岁的小男孩方方(化名)逃学后,独自一人上了高速公路朝武汉走。高速公路巡警找到他后,他说:“只要上了高速公路就能找到爸爸妈妈。

  9岁男孩逃学上高速公路找爸妈

  9月2日早上7点多钟上课的时候,学校老师发现方方不在教室,就打电话给他爸妈,但打了几次都没人接,只好打到方方邻居家询问,邻居说有人看到方方往高速公路那里走了,于是报了警。

  晚上校方联系到方方的爸妈才知道,他们在武汉工作,工厂管得严,上班不能带手机,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接电话。原来,暑假时方方爸爸将他接到武汉住了一段时间,开学前把他送回蕲州,2日独自返回武汉。方方早上醒来时,爸爸不见了,奶奶告诉他爸爸出去打工挣钱了。

  方方舍不得爸爸,他家门口就是黄黄高速,他和爸爸一起去过武汉几次,在那里等过车,他心想:“只要上了高速就能找到爸爸妈妈。”于是早上6点多,本该去上学的方方翻越高速护栏,饿着肚子沿着公路朝武汉方向走,直到10点多被巡警找到。

  据黄冈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3年底,黄冈全市城乡有40.34万留守儿童,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超过一半。从年龄分布上,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为29.28万人,占72.58%,14—18周岁的约为11.06万人,占27.42%。

  孩子与父母常年分离 缺失的亲情将难弥补

  楚天时报记者联系到两位高校毕业生,他们此前也是留守儿童。

  文青(化名)是黄冈师范学院2015届的毕业生,1993年出生,在蕲州长大,是家中独子。“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一出生爸妈就外出挣钱了。他们兄弟姐妹多,我在各个亲戚家轮流借住,一年换一个地方。过年时爸妈才会回来,有时还不回来。”文青说。

  父母常年不在家,文青说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缺失亲情。“高中考到黄州我就搬出来一个人住,直到现在毕业。爸妈有钱了就离婚了,我们3个人住3个地方,各过各的,反正我也习惯了。

  萧芳(化名)今年18岁,正在读大二。她说:“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是留守儿童。我读初中的时候,英语老师问有哪些长期没有和爸爸妈妈住一起的学生,我举手了。老师问我什么感受,我说习惯了。她想让我说想念爸妈之类的话,但没问出来,就去问别的学生了。

  减少留守儿童 需促进父母就地就业

  “留守儿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失保,心理失衡、情感失落。”黄冈市妇联儿童部的孙瑄蔚说,“情感失落是留守儿童从幼年时期就被迫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的。这种情感缺失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孙瑄蔚说,“在我们的调研中,一些家庭并不贫困,因为有两个人在外面挣钱,而家中老人小孩开销不大。可大人们都想多挣点钱,就把孩子交给老人、亲戚、学校管理,这其实是做父母的没尽到责任。“我们妇联和社会一些机构虽然经常做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但这给他们贴上了标签,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任何社会帮扶、关爱都比不了父母在身边。”孙瑄蔚说,靠社会关爱留守儿童,治标不治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减少留守儿童。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分割的产物,所以黄冈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尽可能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地安置,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与照顾家庭两不误。在流入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