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15.07.2015  11:37
 

徐光喜        唐红宇

  

  广水市是湖北省插花贫困县市之一,全市6个乡镇被列入省扶贫开发重点贫困乡镇,4个乡镇被列入省老区建设重点乡镇。近年来,该市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的9.6万减少到7.16万,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特别是2014年以来,通过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强化靶向定位、对症下药,着力构建精准扶贫新格局,当年实现脱贫解困近万人。

  一、实施“一号工程”,确保对象精准

  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广泛宣传政策,按照认定流程公开、标准公正、结果公平的要求,做到标准不降低、规模不突破、整户不拆散的原则,突出抓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一是科学核定,摸清底数。以精准扶贫规模控制为目标,在综合分析、采样多重、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核定各乡镇、村贫困人口数量,采用人口普查分村数、统计年鉴数、户籍人口数、低保保数等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得出一般村9%、重点村20%的贫困发生率。二是民主评议,公示录入。以农户贫困申请为依据,开展小组推选、村委会及代表评选,确保精准识别贫困户。开展市、乡、村、组及户主姓名、人口等贫困信息四级公示公告,全市最终确认贫困户27958户、71598人,并录入国家扶贫信息网络,数据质量在全省评比中获得A类,经验被在全省推广。三是健全机制,强化问责。市及各乡镇均充实人员力量,落实专项经费,按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同时,严格标准,确保精准识别各个环节有据可依、公开透明,对违规操作、工作失误的进行督办整改和责任追究。

  二、分类科学设计,确保规划精准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并随着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一是编制全市精准扶贫规划。着眼于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全市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做到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开展扶贫工作。二是编制贫困村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扶贫部门及乡镇职能作用,完成贫困村村情梳理、政策对接、民主议定,指导全市贫困村分别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拟定部门年度帮扶规划。从2014年开始,要求市直各部门立足重点贫困乡镇、贫困村发展,在村级道路、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建设以及信息化等方面,分年度编制帮扶计划,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四是拟定贫困户致富计划。驻村帮扶工作组会同村组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面了解贫困群众诉求,深挖致贫根源。针对选定的贫困户实际,逐一开展脱贫扶持项目需求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同时邀请村里致富能人共同“会诊”,经贫困户认可后,形成个性化的脱贫计划。

  三、“六轮驱动”共建,确保措施精准

  按照省委关于“六项改革”、“十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全市规划专业扶贫老区建设项目100个,其中财政扶贫项目54个、老区建设项目46个;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336万元,其中财政投入及老区建设资金408万元、社会扶持和群众自筹928万元;选定年度实施整村推进村10个,其中省定贫困村6个、市级贫困村4个。在此基础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一是整合部门力量。2014年,广水市所有市直部门、36个社团组织以及部队、金融等单位,组建232个工作组,进驻402个村(社区),并拟定了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办法;随州市13名市级领导及41个部门进驻43个村,其中对口帮扶贫困村20个;省直2个工作队进驻广水8个村,进行访贫问苦,落实帮扶措施。二是凝聚帮扶合力。注重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共建,为贫困村改善面貌、加快发展增添活力。湖北大自然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使贫困地区香菇、木耳、淡水养殖等产品远销欧美地区。武胜关镇杨岭沟茶叶协会立足贫困山区茶叶产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网络会员389名,辐射带动全市茶农,去年共投资800余万元,促进了种植技术推广、产品品牌提升和茶农收入增长。三是加强宣传培训。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宣传专栏、普及种养技术等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加“雨露计划”职业技术培训,增强脱贫致富能力。组织贫困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现场观摩,引导他们开阔眼界和思路,提高综合素质。2014年,全市完成农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镇村干部培训550人次。四是推进产业入户。坚持典型示范,以10个整村推进村为重点,以建档立卡的3700余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切入点,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互帮互助等方式,全面对接贫困户,确保产业项目入户全覆盖。2014年,共投入政府性产业项目扶贫资金211万元,群众投资投劳492万元,种植油茶1300亩、核桃2650亩,建成蔬菜大棚60亩。长岭镇吕冲村引导群众以山场入股建设油茶基地,基地覆盖7个自然湾100余户,去年贫困群众在该基地务工收入30多万元;同时,积极扶持基地以外的农户种植核桃树,目前该村有150户种植10棵以上,25户种植100棵以上,7户种植250棵以上,庭院经济项目实现全部入户。陈巷镇方略村户均种植核桃树25棵以上,种植油茶1.5亩,形成家家有持续增收的产业、户户有长远收入的来源。五是拓宽致富渠道。注重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专业大户分别同比增加23个、12家、144个和41个。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累计流转土地山林面积76.5万亩,规模种养业达到416家,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250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项目56个,集中流转土地13.2万亩;扶持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6个,开发低丘岗地面积52.3万亩、同比增加4.8万亩。六是改善基础条件。抢抓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信等实际问题,加快实现“公路湾湾通(硬化)、电话村村通、互联网全覆盖”。重点改造延伸徐家河环库公路、先觉庙库区循环公路,库区、山区村级公路提档升级。切实把农田水利、农村能源、退耕还林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去年共投入资金4.92亿元,完成2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整治塘堰1226口,修复水利设施1519处,新建改造泵站17座;全面推进“两线一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5.0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35亿元,完成10.4万亩高产农田土地整理,全市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投入精准

  近年来,广水市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加快形成,各级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越来越多,涉及的部门和来源渠道也各不相同。2014年,全市各级政府投入专项扶贫资金突破10亿元,部门及社会组织帮扶资金过亿元,市场主体投入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近8亿元。为避免这些扶贫资金年年投在老地方,切实由过去“大水漫流”式向“滴灌”式的“到人到户”转变,该市探索完善“四项机制”,重点抓好政府性资金监管,提高了精准使用效益。一是完善制约机制。严格落实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要求,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二是完善报账机制。财政报账实行按批准计划逐级审批,并做到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按规定的比例拨款、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质保金和以合法票据报账。三是完善检查审计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责成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四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及时按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以及项目实施乡村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下一步,广水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6月18日在贵州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盯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目标,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切实做到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不断强化社会合力,确保扶贫资源真正向贫困户倾斜,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