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2016年全省工会工作要点

02.03.2016  12:24

2016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群团工作会议重要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率先、进位、升级、奠基”总目标,突出开展职工建功立业活动,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突出构建“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着力增强“三性”,着力去除“四化”,着力做强基层,着力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贡献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切实把党的要求变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1.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各级工会党组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把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结合起来,做到深入学、全员学、持续学,切实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真正将讲话精神化作工会工作的理论武装、工作遵循和行动指南。举办县以上工会主席专题研学班,各级工会干部学校开设主体班和主体课程,在全省工会形成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工会干部的浓厚氛围。

2.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期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在广大职工中宣传“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宣传省委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大部署,引导职工群众树立和践行发展新理念,为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凝聚强大力量。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办好职工职业道德大讲堂,开展职工操守大讨论,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评选表彰“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先进工作者和工人先锋号,抓好最美一线职工评选表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焕发广大职工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热情。加强抵御防范工作,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3.推进工会工作改革创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坚决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工会工作的重大任务,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主动对接全总改革方案,借鉴上海、重庆试点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改革工会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制定和实施《省总工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在市、县和大型企业办好工会工作改革试点。从领导机关改起,整合优化机构设置,改进干部管理方式,形成重心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完善维护职工权益的制度和机制,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机制,为工会工作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从基层基础着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改进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健全改进作风、联系基层、服务职工制度,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广泛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组织动员全省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4.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实施我省“十三五”劳动竞赛规划,推行生产型、技能型和智能型相结合的竞赛模式,把劳动、创造、育人贯穿全过程,不断提高竞赛活动的贴近度、参与面、受益率。围绕技术改造、节能增效、安全环保开展竞赛,推动制造业改造提升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开展竞赛,促进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快形成;围绕提升质量、诚实守信、服务创新开展竞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引领,推动竞赛活动下沉到班组、落实到岗位,实现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行动。总结东湖高新区劳动竞赛的做法,推动竞赛活动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

5.大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推进工会职业实训基地建设,开辟网上培训平台,扩大培训的覆盖范围,增强工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落实培训经费,促进企业有效发挥职工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以职工技能大赛为牵引,引导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本领、强技能,推出更多金牌工人、首席员工。通过企业推选、专家论证、社会评议,挖掘技术领军人物和顶尖人才资源,推出一批高技能、有绝活的“荆楚工匠”,在职工中打造时代风向标。筹拍《荆楚工匠》专题片和教学视频片,扩大 “荆楚工匠”品牌辐射效应。深化职工书屋工作,开展职工读书竞赛,推进职工读书活动进车间、进班组。

6.着力推进职工创新创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总结省级示范工作室的做法,组织经验交流观摩活动,推出不同类型的创建模式,使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攻关创新的阵地,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孵化器”。加大职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实施工会就业援助月、家政服务工程、“金蓝领”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小额贷款,开展职工创业创新明星巡讲活动,在广大职工中营造竞相创业、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7.加强改革源头参与。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及时掌握产能过剩行业和经营困难、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企业涉及裁员、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的情况,主动反映职工愿望呼声。组织省市工会干部深入国有企业和困难企业调研走访,加强风险评估、会商研判、预防预警,做到矛盾化解、维权服务在一线。联合劳动关系三方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制定若干行业劳动定额标准,推动非公企业公积金扩面建缴等政策落实。加强与改革办联系对接,主动争取加入涉及企业改革、职工利益调整的协调机构,加强政策参与和改革跟踪。

8.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总结推广一批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推荐和评选表彰全国和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高度重视企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劳动关系矛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保岗位、保收入、保安全上,依法就裁员、降薪和人员安置开展集体协商。开展百家行业集体协商集中行动,推出一批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活动。加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在地方工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裁诉衔接机制,推动建会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集体协商师资培训,推进工会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市州建立职业病防治模式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安康杯”竞赛向机关、学校、园区拓展。

9.完善依法维权机制。运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等机制平台,向党委政府反映维权热点问题,加强与人社、信访等部门合作,形成维权联动机制。积极配合人大执法检查、政府劳动监察、政协调研视察,组织和代表职工开展群众性劳动法律监督,促进劳动法律法规落实。建立全省工会职工维权日活动制度,推行重大典型侵权案件曝光制度、公开谴责制度。加强改进职工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整合工会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法律志愿者、兼职仲裁员、劳动关系协调师等法律专业人才,推动县以上地方工会成立职工法律服务团。

10.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深入开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组织广大职工为企业转型升级想招出力。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抓好职代会民主评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工作,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探索建立国有企业公开事项清单制度,强化职工群众对企业内部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推动非公企业普遍建立多种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已建工会的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单独建制率达到80%以上,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和产业集群,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

11.加强农民工工作。抓住重点区域和行业,创新建会形式和宣传动员方式,完善农民工会员会籍流动接转服务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加大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力度,突出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开展农民工维权月和“十佳百优”评选活动,协助政府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要求,促进满足农民工住房需求、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引领、困难帮扶、法律援助。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支持服务。

四、全面推进 互联网 +” 服务职工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服务职工升级版

12.加快服务职工在线平台建设。倡导地方学宜昌、企业学武钢、高校学武大,建立完善网上服务职工信息管理平台、联系互动平台、分办处理平台,在职工服务中心办好12351职工服务热线,在门户网站、微信和手机APP办好“我要求助”、“主席信箱”等服务窗口,与网格化综治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联通,形成“一系统多终端”的职工在线服务构架。省总工会拿出300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跟踪督办,实行“消号式”管理。今年6月底前,市州工会建成覆盖城区的“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年底县市和大型企业全面推开。省总工会成立新闻信息中心,建立省级“互联网+”服务职工平台,发挥指挥中心、监管中心、大数据中心的作用。

13.有效开展网上服务工作。运用职工在线服务平台,开展普惠服务、职工维权、帮扶救助、工会组建、宣传教育、业务管理等工作。设立“服务窗口”,将就业信息、小额贷款、医疗互助、金秋助学及会员服务卡等项目搭载上网,方便职工网上申请和办理,实施困难职工网上建档,帮扶资金网上发放。设立“维权窗口”,开辟网上申诉通道,提供政策咨询、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设立“入会窗口”,做实“申请入会”栏目,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小微企业职工提供入会便捷通道。设立“业务窗口”,在网上处理组建工会、法人登记、劳模管理等手续。建立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工会网络宣传队伍,加强与职工网上互动,强化网上教育引导工作。推行“前店后厂”模式,对线下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工会职能部室力量,建立专人办理、限时办结、跟踪问效、群众评价的配套机制,实现会情信息全掌握、服务职工全天候、工会组建全覆盖。

14.努力提高精准帮扶实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开展“万名工会干部进万企帮万户”活动,开展困难职工全面大普查,逐一入户走访,摸清底数类别,分析致困原因,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职工群众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城市困难职工扶贫脱困政策落实。实行工会帮扶目标责任制,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有的放矢地对困难职工实施生活救助、就业援助、大病救助、金秋助学、技能培训等服务。

15.做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项目。推动工会会员服务卡常态化运行,提升便利度。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开展医疗互助活动,武汉城市圈职工医疗互助新增30万人。继续开展小额贷款,提高单笔贷款额度,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实施工会就业援助月、家政服务工程、“金蓝领”培训计划。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返岗活动,帮助100万人次农民工返乡返岗。

五、深化基层工会建设 落实年 活动,不断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向纵深发展

16.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工会组建五年规划,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覆盖企业100家以上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成立总工会。持续推进在各类企事业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工会组建工作,抓住农民工聚集的重点区域和行业,创新建会形式和宣传动员方式,完善农民工会员会籍流动接转服务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和产业集群,推进县及县以下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努力扩大对新产业、新业态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覆盖。

17.着力提升基层工会活力。坚持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和会务公开,推进基层工会委员会和工会主席民主选举工作,提高基层一线职工在工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的比例,增强工会组织代表性。广泛开展“双争”活动,深入开展“深化建家达标创优”活动,深化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工会工作亮作为“三亮”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水平。落实工会干部接待职工来访、到服务职工窗口轮值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部室挂点联系制度,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召开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

18.加大基层保障服务力度。围绕解决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干事,通过“减上补下”、增加兼职比例、建立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服务队伍等多种途径,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逐步解决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工作人员短缺问题。省总工会拿出5000万元,为全省1300多个乡镇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直接配备一名工会协理员。加大工会协理员管理力度,举办工会协理员培训班。完善工会经费对下补助机制,实行补助资金项目化管理,在县以上工会建立健全预算资金绩效考评制度。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从县以上分成经费中拿出10个点作为乡镇(街道)工会的留成经费,把更多的经费用于基层和职工群众身上。

六、切实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抓好工会各项工作

19.强化主体责任。各级工会党组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层层传导压力,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工会党组(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工会广大党员干部尊崇党章、敬畏党纪,坚守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重廉洁。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干部队伍。

20.加强能力建设。把学习放在提能的首位,既要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和工运理论,又要加强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和互联网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重视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和职工群众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真正成为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把创新作为提能的核心,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在开展劳动竞赛、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素质、深化服务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推出更多的经验和品牌,在敢闯敢试、善做善成中树立竞进提质的“精气神”。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要强化担当精神和席位意识,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营造务实作为、谋事干事的浓厚氛围。

21.切实转变作风。大兴调研之风,抓住影响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工会工作的难点问题,问计于基层、问需于职工,不断提高做好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兴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之风,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工会领导机关干部直接联系职工群众和基层联系点制度,落实“下基层周”制度,在深入职工群众中接地气、增感情,在服务职工群众中转作风、树形象。大兴实干之风,推行责任清单制度,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实行重点工作通报,以严格督办、严格问责倒逼工作落实,形成抓落实、求实效的责任链条闭环效应。

22.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严格经费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开支。突出对工会经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财政帮扶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物资采购及基建、对下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重点内容的审查审计。推行审计公开、公告制度,对重点审计项目引入第三方审计,扩大审计整改回访面,着力推动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

23.做好工会财务和资产监管工作。继续推进网上申报、优化代收平台载体,不断提高代收工作质效。深入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规范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划拨工会经费流程,建立健全划拨经费制度机制。制定工会企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规范工会资产监管,完成全省工会全部不动产评估工作。健全工会资产电子档案,逐步实现动态化管理。

24.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深入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举办第二届“奇志杯”女班组长岗位综合能力技能大赛,组建专家讲师团送教到基层, 联合武汉大学举办女工干部心理培训班。开展女职工家庭家风建设,开展家庭读书月、寻找最美家庭、组织女职工集体婚礼活动,培育良好家风。

25.加强产业工会工作。联合省教育厅评选“湖北十佳师德标兵”,组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织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动教代会星级评估工作常规化,召开教代会工作经验交流会。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产业特点,深入开展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节能减排等活动。

26.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工会学学会工作,做好工会统计工作。抓好工会系统援疆援藏工作,建立完善对口援助机制。加强对外友好交往,做好组团出国(境)和接待国(境)外友好工会来访工作。做好工会机关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档案、保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