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构建确保精准扶贫

01.07.2014  15:42

  

——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

 

  为了解决“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许多地方都在探索精准扶贫的模式。6月28日—6月2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举行,贫困问题备受关注。精准扶贫的困难在哪里?如何实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小云。

  绝对贫困人口扶持力度不够

  中国经济时报:长期以来,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你怎么看这一问题?

  李小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市场机制。跟过去相比,所有人都受益于改革开放的过程,穷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的生活改善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群体。这是由其自身教育、家庭劳动力、身体健康、有没有社会关系等各种经济和社会原因造成的。同时,这些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

  第二个是我们整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做出了很大调整,但是不可能把遗留的问题都解决,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对一些穷人的保障水平,不足以帮助他们越过贫困陷阱,比如一场大病,由于报销比例限制,很可能再次掉进贫困陷阱。有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去解,但是总体上来说,农村很多人,一得大病,生活就完了。

  找不着穷人是谁

  中国经济时报:既然存在绝对贫困人口,那为什么会“找不着穷人是谁”呢?

  李小云:对于贫困的标准,按照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和全国收入统计上的百分比确定。打个比方,假如统计上算出来的比例是10%,一个村子里,就按照农村10%的人口选出人来。在统计上,我们只做抽样调查。但统计的抽样调查是做统计用的,不是做贫困确认。到底有多少穷人、谁是穷人,不是按照人头数出来的,而是按照比例“制造”出来的。

  如果要精准测量,就需要监督和计量农村每个家庭的收入结构。贫困的确认,需要普查,而普查的成本太大了。与此同时,穷人不是一辈子都是穷人。对每个人的监测,每年都需要做,才能形成进退机制。但是这需要很多的经济投入、很高的监督成本、极其发达的信息系统以及很高的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