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媳妇入乡随俗用中文名 生下宝宝险些上不了户口

28.06.2016  21:40

  武汉洋媳妇为图方便,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产子挂号也用这个名字。没想到这个与护照不统一的中文名,却差点让混血宝宝上不了户口。

  28岁的Aisha(化名)来自阿尔及利亚,两年前嫁给武汉小伙,成了一名武汉媳妇。来中国之后,Aisha觉得使用自己的外国名字不太方便,就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艾莎。这个中文名字用了近两年,艾莎已习惯被这样称呼。

  1个月前,艾莎住进了普爱医院妇产科待产。挂号时,艾莎习惯性地报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随后住院待产过程都是使用这个名字。近日,艾莎顺产生下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一家人都欢喜的不得了,可是兴奋才持续了两天,一家人就傻眼了,新生的宝宝没法上户口。

  原来,医护人员见艾莎产后恢复良好,建议她回家休养。但当医院准备为艾莎的小宝贝开出生证明时,发现办理出生证明的系统始终无法与户籍系统连上。系统界面提醒要输入新生儿父母双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核实信息后方可进入,但医生输入艾莎丈夫和她的名字后,却查不到相应信息。这下子宝宝的出生证明没法开了,更别谈上户口了。

  正当大家都特别着急的时候,护士想起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便追问艾莎的中文名是否与证件相一致。这才得知,艾莎并未入中国籍,中国名字纯为使用方便。随后,艾莎的丈夫从家里取来艾莎护照,护士也只能对艾莎住院以来所有录入信息进行修改,将名字更正为艾莎护照上的名字。几经周折,混血宝宝的出生证明终于办好了。

  “一个月以来,已经有好几起类似的情况发生了”,普爱医院妇产科黄利红主任说。近年来,武汉外籍人士增多,来普爱医院妇产科生宝宝的洋媳妇也不少,由于名字闹出的乌龙事件时有发生。不少洋媳妇入乡随俗起了中文名,就医时也就习惯性使用自己起的中文名。医生提醒,外籍人士在住院生产时应该使用护照、中国公民二代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字,以保障实名录入的系统可以正常使用,能正常开具出生证明,以免造成不便。(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陈梦圆 张红梅)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