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这是抗洪的火线,我不能下!”
开栏的话
入汛以来,各地陆续发生了强降雨过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闻“汛”而动。汛情面前,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职工迅速投入抗洪救灾。工会干部更是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职工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广大职工、劳动模范也纷纷组成抗洪抢险先锋队、突击队,顽强拼搏,保卫家园,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本版自今日起开设《抗洪抢险中的工会干部》专栏,报道工会干部与劳动模范、一线职工英勇抗击洪灾的事迹,展现他们“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真正让职工群众信赖,值得职工群众托付的动人风采。敬请读者关注。
6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雨,有着“水袋子”之称的湖北鄂州梁子湖区,大小湖泊水位猛涨,汛情告急。
位于太和镇的牛石大堤水位也迅速上涨,这可急坏了从4月起被鄂州市总工会下派到牛石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熊阳春。6月28日,这位年过半百的工会干部扛着铁锹上堤了。他组织了18名党员,冒着暴雨,在米埠力站内沟渠清障除杂。沟渠内水流湍急,一个不慎就容易被水卷走,流向幽深的涵洞,危险至极。
“熊书记,你就在上面坐镇指挥,我们来干!”村里的年轻人怕他出危险,让他离危险地段远一点。“我是第一书记,我要在一线!”不顾众人劝阻,熊阳春仍旧奋战在沟渠险段……
一天下来,年轻人都累得撑不住了,而熊阳春却穿着雨衣、拿着手电筒,又上堤巡查险情了。换班的人来了,他交待完毕,回到村委会,整理好当天的汛情,发送到第一书记群里。此时,已是深夜,窗外大雨滂沱。
过家门而不入
由于超负荷运转,泵站的一台水泵“罢工”了,一时无法维修。另一台使用了50多年的水泵,劲力不足,无法满足排渍需要。
眼看着积水越来越多,一向是“慢性子”的熊阳春急了,他立即向市水务局反映,申请调一台大泵。当天,电机和皮管就运到了牛石村,可安装的时候却发现运来的东西与现有水泵不配套。
“看来,只有跑一趟了。”10多天没有回城的熊阳春进了城,在市水务局帮助下,终于联系上了两台潜水泵,随即又往村里赶……几经周折,两台崭新的潜水泵,以最快速度送到了牛石村,排水工作得以恢复。
人到牛石,妻子的电话跟着来了:“不是说你回城了吗,怎么没回家?”熊阳春一笑:“洪水不等人呐。”女儿的话插进来,“过家门而不入,一场大雨,让你成了治水的大禹!”
进入汛期以来,熊阳春第一时间把牛石村的汛情上报给市总,引起市总高度关注。为了帮助牛石村抗洪抢险,市总来牛石村救援达80余人次。熊阳春还牵头组织为牛石村捐款捐物,获捐8000条编织袋,4000多元的降温降暑物品,1台潜水泵,争取到防汛专用款2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牛石村防汛抗洪在人财物上的不足。
7次登门劝老幼撤离
雨一直下,防汛形势越来越严峻,牛石村危房户需要紧急转移。
熊阳春带着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冒着大雨,逐一上门,做危房户的动员工作。
村民邱长义在外务工,年迈的父母和一双年幼的儿女留守在家。土坯房年久失修,在暴雨的冲刷下岌岌可危。熊阳春冒着大雨,先后7次登门,劝老人家尽快搬出,可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肯搬。熊阳春无奈,设法与邱长义取得联系,说明了情况,请邱长义赶回来,协助做老人家的工作。
7月3日晚,暴雨倾盆。熊阳春约了村支书和镇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邱长义家。就在邱家那间不断渗雨的堂屋里,他一边等邱长义回来,一边苦劝老人家尽快搬。正说着,一声炸雷响起,屋内暴雨如注,老人家见状,终于同意搬迁。这时,已过深夜11点,村领导雇了一辆面包车,大家打着手电筒,相拥着把两位老人安置到村大礼堂,又把两个孩子送到相对安全的孩子外婆家。
安顿好这一家老小,已是次日凌晨。这时,邱长义也赶回来了,熊阳春又鼓励他勇敢面对灾难,帮邱长义规划将来如何建造新房。
不眠不休坚守大堤
7月4日,牛石大堤因管涌而出现大面积塌方!将这一重大险情向太和镇党委、政府汇报后,熊阳春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一起,守在大堤上,密切关注险情并投入抢险。很快,救援的应急分队赶来了,坚守了一夜的熊阳春,仍加入到装运沙包的队伍中。有人劝他回去休息,他说:“这是抗洪的火线,我不能下!”又加入到抢险的人群中。
7月7日,连续多天的强降雨终于停下,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的高温天气。一连几天,熊阳春都坚守在大堤上,带领村民对大堤进行抢险加固,畅通通往大堤的道路,调运砂石土方等。
烈日暴晒下,熊阳春身上开始脱皮,因牙龈发炎,一边脸也肿了起来。市总工会领导和镇、村干部几次要他回家休息两天,他都婉言谢绝,并坚定地说:“大堤险情不排除,我不能回家。”
7月13日,大堤管涌塌方处挖起2米深的淤泥,铺上两层石头平台,共约5米宽。大堤抢险加固完工,不再是令人揪心的百米危堤,熊阳春的心才暂时放了下来。可接下来,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邹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