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机器上岗”,下岗的工人去哪儿

23.09.2014  12:15

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机器红利”已是大势所趋,在这场变革中,人成了关键因素,“机器上岗”,是否意味着工人“下岗”?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机器人所替代的大部分是简单劳动,而且是劳动力市场供应最短缺的部分。

“机器换人”,红利显现

“将程序输入电脑,电脑根据要求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泉州南星机械公司,工人正在操作鞋面编织横机,这款机器打破了传统的工艺,一次编织成型,实现无接缝。而且,还可以极其精确地控制局部松紧度、款式、花型。

“以前要不停地来回走动,现在只要坐着,盯着控制屏。”操作工陈冬升说,作为熟练工经培训后,小陈重新上岗,工资也涨了不少。

“原来一个人可以看管一台,现在一个人可以看管三台。”在福建晋江市力达妙手机器人公司内,1台与餐具机配套的取送料机器人正在工作。在翻飞20秒间,机器人便完成了取放料动作。

“一次性投入较大,这是企业是一个挑战,但对长远发展有利,工人减少,但产能却提高了!”在采访中,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均表示对“减员增效”满意。

泉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越来越智能化的设备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质量保证,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这是新机械装备给泉州制造带来的新“红利”。

记者了解到,许多企业在面对用工难的情况下,实施了“机器换人”,而这一举措得到很好的回报:产品质量与生产稳定性、标准化程度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提高。

“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抛光款式相对较简单的水龙配件共计300个,一个机器人每天可工作24小时,工作量是工人的3倍,1个工人可以看管两台机器,一个机器人正常可工作10年。”南安一家水暖企业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个工人每年的各项支出在10万元左右,如果工作10年就是100万元,而一台智能机器人的支出与此相当,工作量却抵得上人工的3倍,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及其他意外的花费。

据了解,“机器换人”带来的高效生产、次品率降低、人工费用减少等优势显现,在这场“运动”中,政府有关部门成为推手,泉州市经贸部门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购买由本市生产的“数控一代”设备,在按设备总投资额的5%比例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20%的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从原来的100万元增至120万元。

“人机磨合”的阵痛

最近,海尔裁员新闻颇受职工关注。海尔裁员16000名,据说是引进了机器人替代了工人的岗位操作,这让工人们感到了职业压力和生存危机。“使用智能机器,我们也许就要下岗了。”在泉州一家鞋业企业打工的四川籍农民工陈明说。在这场生产智能化“革命”中,不少人担心职工的权益问题,就在此前,浙江天台县便发生一起“机器换人”的劳动纠纷。

“机器替代作用不可能一步到位,技术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比如先替代20%人力,再替代50%直至100%。况且就算全部采用机器人,也需要人工的操作。”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引进智能机器的同时,也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那就是操作机器的工人没有。连续招了几个人没招到合适人选,最终还是从自己企业中挑选了一些工人进行培训。”南安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在实施机器换人中,“人机磨合”成为一大问题。

数据显示,福建技工工人不足,职工中,普通工和熟练工占57.0%,初级技工占18.1%,中级技工占16.2%,高级技工占4.4%,技师占2.4%,高级技师占1.9%。有技术等级的工人占职工总数的43%,这一结果虽然高于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29.1%的全国水平,但初级技工以下技能的职工仍占较大比例,高级工明显不足,职工技术素质偏低,结构性不适应问题突出。

“老员工是企业的财富,用机器换下的工人,我们会让他们转岗,企业要想长远发展,离不开忠诚的员工。”南安市一家水暖器材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机器人替代的只是重体力工作,但同时也创造出机器人设计、生产、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岗位。”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大多是因为招不到工人而不得不为之。业内人士也指出,不必担心机器人带来工人“失业潮”,多数制造行业里机器人密度还很低,到真正与工人“抢饭碗”的时候,我国的劳动力数量早已降低。一项数据显示,世界前三大机器人应用市场韩国、日本和德国,平均1万职工中机器人使用量分别为396台、332台、273台;而根据我国相关规划,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才能达到每万人100台以上。

“机器换掉的是仅仅是出卖体力的简单工人,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独立操作各种智能机器人的工人和维修机器的高级技术人员。”福建东南汽车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表示。

智能化受制于技术人才缺口

人才缺口不补上,机器人产业就不可能真正铺开,这已成为机器人行业的共识。采访中,大部分年轻的农民工对此并不担忧,“只要技能在手,走到哪里混口饭吃都不成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要把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统筹考虑,尽量减少阵痛,增加就业渠道。

福建省总工会有关人士指出,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个性化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升职工职业技术技能水平。特别是各基层企业工会依托车间班组,通过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师徒帮带、技术比武等形式,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广大职工实现岗位成才。建立起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技能升级“快速车道”。联合劳动保障部门等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提高职工的职业资格取证率。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都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厦门市公布了2014年急需(紧缺)技术工种,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人员,参加这92类急需(紧缺)工种的培训,每人最高可享受到1600元的培训补贴。同时,一些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结合双方优势,为人才提供理论培训与实践平台。

“工人不会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被淘汰,而会因为不适应或不学习而被淘汰。”机器换人的趋势也会工人提升自身素质敲响了警钟,一线工人要顺势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