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扶贫村官老板各有妙招

04.01.2016  19:41

  贫困,这一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难题,将在未来五年被彻底解决。精准扶贫,一个不落,决心就是行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百年大业的冲刺五年。
扶贫冲刺,既是农民的愿望,也是党员干部的任务,更是广大爱心企业家和普通群众共同的目标。每人奉献一份力量,贫困就会在中国成为永远的“过去时”。
本期“市民抒怀”关注扶贫奔小康,贫困村、扶贫干部、扶贫企业家都对2016年寄予厚望——在一片片土地上,靠特色种植,种下绿色的小康种子。
  郑家祥(贫困村村支书):
  盼2000亩滞销竹柳有人买
  “2012年,村民集资种了这2000亩竹柳,当时市场销路好。哪知2014年开始,市场急转直下,2000亩树苗一直长在地里卖不出去。”蔡甸区榨坊村村支书郑家祥看着2000亩落了叶子的竹柳,满心忧愁。
2012年,黄陂区一老板在榨坊村附近种植竹柳,销路不错,效益很好。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榨坊村也想赶一趟市场的集,村民集资种了这2000亩树苗。不料,树种下,长了两年刚够得上卖的标准,市场下行,直到今天一棵都没卖出去。

  榨坊村没有一点集体经济收入,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少于10万元的贫困村,要说在“集体经济”这一方面脱贫,这2000亩竹柳成了他们最急迫的救命稻草。
记者了解到,这些竹柳中,树龄4年的有1200多亩,胸径大都在10厘米至15厘米之间,树龄2年的有700多亩,胸径在5厘米左右。按照以往的价格,树龄4年的每棵能卖到120元左右,现在60元的价格都卖不出去。郑家祥说,扶贫开发正在深入推行,驻村干部也在帮忙联系买家,自己作为村支书,也更要为“贫困村”摘帽尽心尽力,他希望借助本报为本村唯一的集体经济寻找买家。
  徐庆芳(扶贫企业家):
  收农民的菜从没打过一张白条
经营建筑业十年后,徐庆芳在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流转了1520亩地种菜。5年过去了,她成立的“绿家园”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还是1520亩,但却带动张湾街片区的3600多农户种了4.2万亩蔬菜,每亩地一季平均增收1500—2000元。“市场我们找,产品农民供,让他们地里产出的每一棵菜都卖得出去。”徐庆芳说,公司目前的销售网络主要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和武汉本地,如果按每年1万吨的销售量算,公司自己的基地只能产3000斤,剩下的全是当地农民的。

榨坊村没有一点集体经济收入,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少于10万元的贫困村,要说在“集体经济”这一方面脱贫,这2000亩竹柳成了他们最急迫的救命稻草。
记者了解到,这些竹柳中,树龄4年的有1200多亩,胸径大都在10厘米至15厘米之间,树龄2年的有700多亩,胸径在5厘米左右。按照以往的价格,树龄4年的每棵能卖到120元左右,现在60元的价格都卖不出去。郑家祥说,扶贫开发正在深入推行,驻村干部也在帮忙联系买家,自己作为村支书,也更要为“贫困村”摘帽尽心尽力,他希望借助本报为本村唯一的集体经济寻找买家。
  徐庆芳(扶贫企业家):
  收农民的菜从没打过一张白条
经营建筑业十年后,徐庆芳在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流转了1520亩地种菜。5年过去了,她成立的“绿家园”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还是1520亩,但却带动张湾街片区的3600多农户种了4.2万亩蔬菜,每亩地一季平均增收1500—2000元。“市场我们找,产品农民供,让他们地里产出的每一棵菜都卖得出去。”徐庆芳说,公司目前的销售网络主要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和武汉本地,如果按每年1万吨的销售量算,公司自己的基地只能产3000斤,剩下的全是当地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