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科学整合涉农资金

18.09.2014  09:18
 

    

  为改变涉农资金分散投放不集中现状,大冶市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按照“科学规划、统筹资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和各渠道涉农资金,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尤其是2013年大冶市陈贵镇被列为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以及承办首届中国乡村园林博览会以来,该市抓住发展契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兴办大事。2014—2015年,该市拟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33.45亿元,并引导社会投入12.87亿元,集中投向以陈贵为中心的“四化同步”示范片区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以来,大冶市积极探索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四化同步”示范片区建设的新思路。具体为:第一步,坚持规划先行,确定资金整合一定数年不变。即:投入区域与“四区”(陈贵片区、茗山片区、灵乡片区、金湖片区)、“九线”(大金线、刘金线、106国道、铁贺线、红保线、罗金线、还黄线等)、“百村千湾”(小集镇、中心村、示范湾)相结合,投入规模与全市“十二五”规划实施相结合,项目实施与市政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亮点打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第二步,每年由整合片区(乡镇)和市直相关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当年工作重点提出年度整合计划,片区(乡镇)主要提出当年发展地点、产业或社会事业欲投资项目的规模标准;相关部门主要根据以往年度所具有的资金存量,提出当年产业或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及投入资金。第三步,由市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对提交的发展规划和提供的资金量进行筛选对接,确定当年整合资金方案,并由相关部门申领项目上报。第四步,上级项目下达后,由整合片区(乡镇)和市直相关部门共同按计划推进。

  总体上看,该市资金整合的倍增效应初步显现。变化之一,是通过整合交通、水务、林业、农业等部门资金1亿余元,加强了对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驱车赏园博,人在画中游”的画面;变化之二,是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建设方向,招商引资湖北瑞晟生物有限公司入驻茗山片区,整合资金3亿余元,发展玫瑰花种植与精深加工业,一期种植规模达万亩,并逐步完成母本园、厂房、综合办公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玫瑰花种植与精深加工带动片区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农民户均从生态产业中预计增收近千元。变化之三,是围绕片区新农村建设,通过拆除危房破屋101处,清淤护彻沟渠16.5公里,栽植树木4.56万株,硬化、修整水泥路63公里,新建村民活动场所256个,安装村庄路灯5058盏,完成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7处,组织评选示范型文明新村66个、十星级文明户16711户,配置农村垃圾收集、清运、转运、洒水等车辆1919辆(含人力板车),建标准化垃圾池3417个,建乡镇垃圾转运站12座,实现农村网格化硬件建设全覆盖,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过上了健康文明新生活。通过整合支农资金,有力地调动了市场资源,极大激发了群众的主体作用,点燃了他们投身发展的创业热情,形成了上下同心、各方聚力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