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发挥以城带乡优势 打好精准脱贫战役

19.10.2015  09:48
 

    

  近年来,樊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按照“12345”思路,区党政班子包村联户,区直单位和镇、村实行目标管理,上下一盘棋、干群齐参与,带着责任真扶贫,带着感情扶真贫,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

  一、紧盯“一个目标”,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按照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制定下发《樊城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紧盯14个贫困村、7455户14879名贫困人口,倒排工期、分类施策,立下“军令状”,确保到2017年全区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力争2015年至2016年,全区减贫8000人,8个贫困村脱贫;第二阶段,力争到2017年,全区减贫6879人,6个贫困户脱贫,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持“两个结合”,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立足全局,用战略的思维谋划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深入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樊城发展的重要一极,强力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产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切实带动贫困地区一体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富裕。二是坚持精准扶贫与“三万”活动相结合。以第六轮“三万”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区直包保单位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优势,帮助联系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技术培训等工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保障;加大内引外联力度,积极争取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者、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与包保贫困村结对帮扶,促进“三万”行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更大效应。

  三、推行“三化模式”,绘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坚持全员参与,整体推进,重点在分类化、清单化、图表化上下功夫、求突破,真正以精准到位的措施保证精准任务的落实。一是分类化管理。对7455户14879名贫困人口、14个贫困村深入调查摸底,逐户建档立卡,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按ABC三类逐类制定脱贫计划,对A类有生产能力的1891户,实行产业扶持;对B类242户五保户以民政救助为主;对C类5322户因病灾暂时致贫户,以低保和资金、技术扶持为主。二是清单化实施。按照省市要求,逐村制定脱贫方案,对工作任务逐项列表,建立横向到边的“任务清单”;坚持区、镇、村三级联动,明确包抓领导、牵头单位,形成纵向到底的“责任清单”;对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实行跟踪销号管理,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形成直观明确的“问题清单”。三是图表化管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难度,制定脱贫路线图,明确每个贫困村、每家贫困户的发展目标和脱贫时间表及责任人,逐人逐村绘制扶贫攻坚路线图,做到发展目标上图、脱贫计划上图、工作措施上图、作战体系上图,倒逼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突出“四个聚焦”,用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挥棒”。推进精准扶贫,整合各方面力量,聚焦发力是关键。一是领导力量聚焦。实行党政“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精准扶贫工作。区委常委每人包保1-2个贫困村,区“四大家”领导每人包保1-2个贫困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9月20日,区委书记邓卓海深入所包保的扶贫点太平店镇石河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看望慰问了所包保的章金奎、程发有两个困难户,要求相关部门对贫困村、贫困户给予政策、项目、资金倾斜和支持,争取早日脱贫。二是工作队伍聚焦。积极整合“三万”工作队、到村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等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确保驻村蹲点常态化。在此基础上,结合镇村实际,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镇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批帮扶人员,建立由2-3名干部组成的扶贫工作队,与全区农村贫困人口7455户14879人结对帮扶,确保全覆盖。三是项目资金聚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统筹整合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全力支持富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农民教育培训等工作,使有限的资金聚集到贫困村、贫困户。四是督察考核聚焦。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促使相关单位将精力聚焦到扶贫攻坚上来。同时,区“马上办”对扶贫工作包括干部驻村工作进行定期督办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内容不精准、工作措施不到位、贻误工作的人和事,严肃追责,对完不成扶贫任务、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一律不提拔、不重用。

  五、推进“五大攻坚”,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突破口”。一是着眼公共服务普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攻坚。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下大力气解决村级“断头路”问题,实现村级公路由“到村头”向“村内通”转移;加强贫困村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土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改善饮水条件;加快贫困村危房改造步伐,整合资金,建设农村“公建房”,以村为单位对贫困户启动零租金安置房保障工作;配套实施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贫困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着眼民计民生改善,在社会事业发展上集中攻坚。坚持差异化扶贫,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体系;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民政救助政策为基础,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对于因学、因技术致贫的贫困户,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致富能力,实施“9+3”免费教育,切实解决在校贫困生因贫辍学、失学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三是着眼提升造血功能,在富民产业培育上集中攻坚。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利用闲置土地,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开展村企联建,大力发展“公司+村级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大户+村级组织+基地+农户”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力争每个贫困村培育1-2项主导产业,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每个贫困户都有1—2项致富门路,努力形成“引龙头、建基地、扶大户、带贫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之路,辐射带动贫困群众整体脱贫。四是着眼破解瓶颈制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集中攻坚。加快推进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依法规范、合理有序流转;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评估、不动产评估等办法,为贫困群众通过不动产资源抵押贷款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进入市场,争取创造一些改革和扶贫相融合的好经验好模式。五是着眼强化战斗堡垒,在基层组织建设上集中攻坚。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检验和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以“五强创示范”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使村党支部成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坚强堡垒,村支部书记成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