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图文:山里的娃儿想念离家的妈

22.10.2014  13:41
  湖北日报讯  图为:3个月开始,亮亮与奶奶相依为命。
  图为:妈妈走了,床也空了。
  图为:记者阿姨、记者妈妈!(亮亮与本报记者李玉麟)
  图为:亮亮盼望山外的妈妈回家。(右为亮亮的奶奶)
  图为:10岁的覃佳丽想妈妈时,就看这张照片。
  图为:8岁的邓雨红说,她想妈妈。
  图为:8岁的潘慧深情地企盼妈妈回来。
  图/文  记者  郑元昌  马文  李玉麟  通讯员  陈文兵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在恩施武陵山深处,有一群想妈却见不到妈的娃娃——逢年过节,别的留守孩子还能盼回爸妈时,他们却从来见不到妈妈,因为在他们还是婴儿时,妈妈就离家一去不复返……
  这些娃娃的家庭背景基本类似:妈妈大多是跟爸爸在外地打工认识的,非本地的占绝大多数,年龄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因为地处深山的丈夫家太贫寒,她们生下孩子后,不愿在大山里长期生活,于是选择出走。
  被妈妈们留下的孩子,便成为了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
  汽车从恩施市来凤县城出发,顺着崎岖的盘山路行驶不到1小时,便来到了位于山腰的三胡乡讨火车小学。
  小学校长姓侯。她告诉记者,全校有100来名孩子,90%都是留守儿童,而其中妈妈离家出走的,将近有20个。
  省民政厅驻来凤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陈队长说,像这样没有妈妈的留守儿童,在他们驻扎的阳河、黄柏、石桥、三堡四个村里,也有不少。
  记者随后进了石桥、三堡等村,走访了多户人家。
  满墙的照片,爸爸却把它们撕了
  三堡村五组。家里来人了,3岁多的小男孩亮亮躲在奶奶背后,露出一脸胆怯和警惕。
  奶奶说,亮亮的妈妈是广西人,跟亮亮爸打工时认识的,2011年生下亮亮时刚满20岁,比亮亮爸小1岁。生下孩子刚满3个月,她就走了。
  后来,亮亮爸去接过几次,她都不愿意回来,她的娘家表示“除非给5万块钱”。亮亮爸一怒之下,把墙上贴的亮亮妈的照片都撕了。至今,亮亮也不知道妈妈长啥样。
  亮亮爸最后一次去找亮亮妈,也没见到人,只见到“丈母娘”怀里抱着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亮亮妈重新找了人、生了孩子……
  当大人们在堂屋说着话时,亮亮独自推开后门坐下,一双大眼睛望着远方。记者悄悄透过镜头看那眼神,那份冷和空,绝不应是一个3岁小孩应有的。
  背篓背回了奶粉,却没带回妈妈
  石桥村五组李成林家也是特困户。他患有心脏病,已丧失劳动力,老伴有肺结核。孙子今年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
  谈及媳妇出走,李老汉的眼泪一下子涌出,哽咽着说:儿子跟儿媳是在江苏打工时认识的,拿了结婚证。儿子是1977年的,媳妇小6岁,1983年的。媳妇嫁过来以后,发现家里环境不好,两个老人身体又不行,孩子刚满月的时候,正逢镇上赶集的日子,媳妇说叫医生来家里给公公打针,就出门了。
  下午5点多,医生来过了、同村赶集的人都回来了,媳妇还不见踪影。天快黑了,才有人用背篓驮回了媳妇让他捎带的奶粉、奶瓶、水果和土猪肉……媳妇一去不回了。
  婆婆闻讯,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号啕:“这么小的孩子,没了娘该么办哟!
  还记得妈妈吗?女孩茫然摇头
  在讨火车村八组,我们见到了年轻帅气的覃辉。很难看出,他已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父亲。
  1997年,覃辉全家一起去广州打工。2002年,覃辉与同在制鞋厂打工的孩子妈妈相恋,由于双方都不到20岁,所以没有领结婚证。2004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2006年,女儿两岁时,爷爷奶奶带着孙女回来凤。2010年,女方打工的台湾公司将工厂转移到印尼。因为了解覃家的家庭经济环境,女方借出国打工机会走了,再无联系。据覃辉说,好像后来她回国在广东开了间服装店,说不定已经结婚了。
  覃辉讲述时,他的女儿静静地倚靠在门上听。记者问她,记不记得妈妈?她茫然地摇了摇头。
  后记
  让母爱回家
  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都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这群留守儿童中更特殊一个群体——这些“没妈的孩子”,问题更显得沉重。
  谁能慰藉他们的思念之痛?如何让他们幸福快乐起来?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如何身心健康走下去?这一连串的问号已经抛在了社会面前,亟须求解。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省民政厅驻来凤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专门开展了“让孩子不再失去妈妈”的专项帮扶活动,挖渠、修路、扶持一批带头养鸡户、推广藤茶产业,希望帮助这些贫困家庭早日致富,我们采访过的覃辉就在重点扶持对象之列。
  我们知道,改善山村面貌,绝非一日之功。不过万事开头难,毕竟已经有人带了头!
  我们也真诚的呼唤,出走的妈妈们尽快归来。哪个母亲不疼孩子?那背篓背回的奶粉,何尝不是深深的母爱?
  暂时的贫困,不应阻隔亲情与母爱。回家吧,团聚,就是新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