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共治”让武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26.12.2017  11:23
  “四水共治”让武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治水新格局 

   

  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记者胡九思摄 

  【大事介绍】 

  2月以来,我市提出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突破口,重点实施防洪保安、排水防涝、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水污染防治、农村水污染治理、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滨水生态文化提升等“八大工程”,“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结束三镇“看海”历史。今年汛期前,以江南泵站为代表的16项重点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50%。截至12月17日,全市“四水共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8.8%,超时序进度(96.16%)2.64个百分点,138项去年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全部完工,11个黑臭水体治理率先完成,市、区、街三级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初步建立,开创系统治水新局面。

  水优势是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今年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实现系统、科学、依法治水。目标是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谋定而后动,高标准推进“四水共治”首年,武汉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突破口,查补短板、精准发力,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治水成绩单:截至12月17日,全市“四水共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8.8%。

  查补短板 展现“人水共生”新气象 

  12月1日,我市发出开展“大战30天全面加快‘四水共治’项目建设”攻坚活动的通知,全市“四水共治”建设项目进入攻坚阶段。

  北湖泵站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杨斌是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翻看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日志,几乎每天都是在工地上度过。和北湖泵站同样肩负重任的排水项目,今年汛前已率先完成一批。

  今年3月,我市印发《武汉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解民急,补短板,加速建设16个重点排水工程项目,成为打响“四水共治”的第一枪。

  5月30日,江南泵站、四新泵站等16个重点排水工程项目顺利通水运行,中心城区整体抽排能力从每秒980立方米跃升至每秒1470余立方米,增加50%。受惠于这16项工程,今年汛期,武汉共迎来五场集中降雨,全市未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明显渍涝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汛期前夕,138项去年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全部完工,28座小型病险水库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累计维修加固堤防28.56公里,天河机场等重要设施防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6月底至7月初,长江武汉段水位跳涨迅猛,先后突破设防和警戒。7月6日下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显示,长江1号洪峰已安全通过武汉段。

  9月至10月,汉江武汉段发生较大秋汛。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期间(10月5日至10月23日),全市共出动巡堤查险人员7750人次,汉江沿线未发现险情和灾情。

  面对洪水,武汉人更加自信且从容。

  武汉的江湖是城市的灵魂 

  今年3月31日,市“四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工作会,专题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湖泊公园建设的问题,涉及的部门包括市农委、市环保局、市园林和林业局。治水,不是一家的事。

  东湖港,连接东湖和青山港。骑行在东湖港的绿道上,身侧花红柳绿、清波荡漾,人如在画中游。负责整治工程的碧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忆,以前港渠两岸,棚户扎堆,渠里面的水又脏又臭。东湖港的整治,实现了从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分工合作,从单一的水体改善转向生态景观化改造,即水岸同治。

  7月,我市再次明确巡司河综合整治的最终目的——实现“水清、水满、水生态、水景观”的综合生态治理目标。

  实践中,“四水共治”的实质要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治水者共同的追求。

  治理对象扩展延伸,治水主体也在发生变化。全民共治让更多民间力量加入到治水行列中来。

  今年,受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委托,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向武汉市首批56个民间湖长颁发聘用证书。与内沙湖仅100米距离的武汉市新河街学校的全体师生,成为内沙湖的民间湖长。“武汉的江湖是城市的灵魂,生活在这里的学生,都应该知湖、爱湖、护湖。”校长祝正洲这样说。

  首创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主动作为,誓以水优势决胜未来。今年3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制订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河长制。同月,我市理出“家底”,发布《2016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16年武汉市水环境状况》。

  到目前,市级河长已全部“上岗履职”,131名区级(含功能区)河长、249名街(乡镇)河长也全部到位,全市形成“治水责任链”。

  这一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一项项重点工程频频展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防治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湖泊治理,中心城区湖泊主要排口基本实现截污;河流治理,落实“月例会、季督查、半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今年9月,我市确定的“五大行动”“六大保护机制”勾画出长江大保护的未来方向,把长江大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使长江武汉段成为世界大河治理最新成就的集中展示地,使武汉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12月1日,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武汉段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将把长江武汉段水质按区分段监测、考核,且赏罚分明。武汉探索建立奖罚分明的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是全国首创。

  这一年,武汉密集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文件,谋篇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正式纳入市政府2017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12月4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一年,武汉“四水共治”亮点纷呈。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市积极推进“四水共治”、形成绿色发展实施体系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向沿江11个省市进行推介。央媒也多次聚焦武汉,就武汉汉江湾、城市生态绿心以及河长制的推进工作点赞。

  数据>>> 

  湖泊水域面积增加88平方公里 

  数据>>> 

  2017年度市、区两级“四水共治”建设项目共347个,年底可完成年度项目建设投资目标。

  对部分湖泊蓝线进行调整,锁定湖泊水域面积867平方公里,比2005年全市水资源普查确定的数据增加88平方公里。

  大力推进两江四岸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全市两江四岸江滩已累计建成总长超过50公里、总面积逾600万平方米。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

  全市打击非法采砂力度和成效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艇2411艘次、执法人员44343人次,查处涉砂船只1978艘次,拆除采砂机具276台套,实现“非采入刑”全国首案。

  今年汛前,四新泵站、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等16个重点排涝项目按期实现通水运行,中心城区新增抽排能力490立方米/秒,实现了南湖、汤逊湖、汉阳地区排涝能力倍增,中心城区总体排涝能力提升50%。

  加快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进程,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8.5万吨/日,前10月污水处理较2016年增加10.6%。

  污泥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较2016年增加23%,污泥基本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解决19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16处隐患排口。

  老旧社区、老旧居民楼的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到年底全市中心城区561处“三无”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将全部销号。

  专家点评>>> 

  增强了人民群众 

  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获得感 

  专家点评>>>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宗礼教授:“四水共治”是武汉响应中央号召,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盼与治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生动实践,是武汉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的重大举措,既可以解决武汉面临的突出的水问题,更可以为美丽武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水共治”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系统治理”原则在武汉治水事业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四水共治”是武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专业总工程师石亚军:水美、景美、人美是武汉市民最向往的理想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四水共治”,实现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打造一座滨水生态绿城,正是贯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四水共治”近一年来的“还欠债、补短板”,武汉市排水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城市黑臭水体明显减少,“水清岸绿”的河道湖泊遍布武汉三镇,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获得感。

  武汉“四水共治”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历程,水的治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做好长期打算、持续发力。(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黄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