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咸宁幕阜山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

08.06.2015  10:18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省要在2017年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湖北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2011年8月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幕阜山片区涉及四个县,其中通山、崇阳、通城三县隶属于咸宁市管辖。咸宁幕阜山片区国土面积5779平方公里,  总人口146.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04万人,非农业人口31.64万人。农业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27.43万人。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突出特色,真抓实干,使幕阜山片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确保幕阜山片区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当重视三个问题、抓住三个机遇、采取八项措施。

          一、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幕阜山片区已经具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片区内水库、水渠、供水管网等设施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防洪、抗旱、灌溉、排污功能退化,防灾抗灾能力不强。二是交通建设标准不高。骨干公路网络尚未形成,村组公路建设等级偏低,断头路较多,制约生产发展。三是群众饮水困难。90多万人面临季节性缺水。四是文教设施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群众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二)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一是缺少加工企业。有的产品无生产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条,多数产品属于随行就市的大路货。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缺少加工技术。一些产品长期处在粗加工水平,缺乏精加工技术支持,档次上不去,价格也上不去。三是销售渠道不畅。由于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销售比较困难,农民增收速度缓慢。  

          (三)自然灾害交织。一是旱灾连年不断。2010年特大旱灾造成5万人返贫;2013年8月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致使6万亩楠竹干枯,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0万元。二是洪灾频繁出现。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多次。仅2011年的洪涝灾害就造成80万人受灾,10万人返贫。三是雪灾时有发生。2008年冬季特大雪灾,给初显活力的油茶、茶叶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二、值得珍惜的发展机遇

    幕阜山片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许多值得珍惜的发展机遇。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我省的武陵山、秦巴山和大别山等三个片区被列为全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进行扶持。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湖北幕阜山片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作为又一个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部署,真抓实干。咸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先后印发了四个专门文件,组建了35个由市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组,进驻片区与35个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贫困村进行专项扶持。片区内三个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狠抓落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给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引力。

  ——人民群众热情期盼。处在特困境内的片区人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加渴望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实现小康,更加渴望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山区人民梦寐以求。希望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走上脱贫的道路。库区人民朝思暮想。希望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水产业、养殖业,走上致富的道路。老区人民拭目以待。希望能加快能源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走上奔小康的道路。人民群众的热情期盼给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活力。

          ——贫困地区迫切需要。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改变,更加需要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山区的资源优势有待开发。通过小康社会建设,可以推进林特资源、矿产资源、风电资源开发。二是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通过小康社会建设,可以促进库区交通设施建设、住房建设、林特生产和渔业生产。三是丘陵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通过小康社会建设,可以带动丘陵地区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贫困地区的迫切需要给小康社会建设增加了动力。

  三、应当采取的工作举措

  为了确保幕阜山片区如期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本地实际,应当采取下列工作举措。

    第一,制定小康规划。一是开展调研。深入到农村、企业,调查研究,对照小康目标掌握三年规划制订的重点,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二是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三是着眼长远。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路,把三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咸宁市绿色崛起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规划的长效性。

          第二,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壮大生态产业。重点推进楠竹、茶叶、油茶、林果、畜牧业支撑产业基地建设,每个特色农业种植品种至少建设一个十万亩以上的连片基地。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培育和引进20家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培育物流信息网络和第三方物流为重点,打造湘鄂赣“中三角”物流枢纽中心、边贸物流园区。三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瑶族风情,做好溶洞、桥乡、温泉、民俗、古民居等文章,打好“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品牌,把乡村旅游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产业。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争取到2017年,自然村公路通达率78%,行政村通班车率98%;支持每个村民小组修通机耕路,开通小型货车。二是加快基层文化建设。争取到2017年,每个行政村有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完善和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保证长通久通。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农村疫病防控体系,力争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完成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建设美丽富饶乡村,使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实现同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第四,落实精准扶贫。一是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普查工作,切实摸清底数,逐村逐户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奠定更加坚实的扶贫基础。二是实施到户项目。针对贫困原因,采取差异化扶持的办法,切实推进小额贷款贴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技能培训、特色种养产业、信息化服务等到户项目,确保贫困户直接得到扶持,直接受益。三是开展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把建档立卡、项目扶持、统计监测、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第五,开展转移培训。一是切实做到多层次、广覆盖。依托辖区内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新产业技师学院两所职业院校,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富余劳动力,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分类培训,每年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000个。同时,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2万人次。到2017年实现新增“两后生”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二是注重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瞄准市场需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大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培训底数摸得清、措施跟得上、效果看得见,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实现服务优、就业稳。加强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劳务基地建设,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劳务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实现稳定就业、高层次就业。

    第六,实行对口帮扶。一是整合各类资源。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的原则,对交通、农业、林业、电力、水利、库区移民、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扩大使用效果。二是发挥部门优势。在完善  “1331”帮扶机制(1名市级领导带领3个市直部门,连续3年帮扶1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辖区内的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院、同济咸宁医院等单位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对口支援乡镇学校、医院和技术服务站所建设,每年组织专家团到片区开展技术咨询、巡回医疗等活动。三是创优帮扶环境。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的分配政策、有效的监管方式、优越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市场秩序、严密的法律制度,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吸引游客。通过资本营运、合作合伙、参股控股、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耕地、山林、矿产、资金、人才等资源,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从事产业开发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向中央和省争取建设项目,引进建设资金。二是逐年增加地方投入。市财政每年向片区投入扶持资金200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加额度。三是大力筹集社会资金。协调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筹措社会扶贫定向开发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四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企业参与扶贫的激励机制。

    第八,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制。把促进片区加快发展、帮助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作为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对小康建设工作进行全程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工作先进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进行沟通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