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参与研发 “猪角膜”可替代人角膜移植

25.05.2015  11:42

  2010年,家住湖北松滋市朱家埠村的村民黄元珍,因农忙时划伤右眼角膜需要移植。因捐献角膜者太少,等不到供体,黄元珍决定在武汉协和医院眼科,尝试移植用一种由猪角膜制成的人工生物角膜,移植后,黄元珍右眼视力恢复到0.4。历时5年临床试验,2015年5月23日,由武汉协和医院参与,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世界首创的该生物工程角膜产品“艾欣瞳”在北京发布,该产品已于4月22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将于今年7月全面上市。黄元珍也成为世界上应用人工生物角膜的第一人。

  每头猪角膜供体都有“身份证

  据统计,我国约有500万因各种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但每年仅5000患者可成功获捐进行角膜移植,移植率仅为千分之一,很多医院和眼库都面临着“等米下锅”的尴尬局面。

  如何寻找有效的替代物用于角膜移植成为当务之急。专家首先想到用动物角膜,他们选择了与人类较为相近的猴子做实验,但因其繁殖率低,饲养成本较高,来源上成了一个难题。在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筛选后,他们发现猪角膜参数和人比较接近,相似度达94%,其携带的病毒不太容易传染给人类。在反复多次动物实验的基础上,2010年我国专家进行了第一例将猪角膜移植到人眼中的移植手术。

  武汉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说,相比人角膜,猪角膜来源丰富,具有与人角膜基质相似的组织结构,应用后角膜的厚度、屈光度保持不变,感觉神经可以长入,能够恢复知觉。而且通过脱细胞方法去除猪角膜的免疫原性,可以降低猪角膜移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

  为了保证“猪角膜”的供应,中国科学家在深圳专门建立了一所供应角膜的养猪场,“每头猪都有‘身份证’和编号,一旦发现问题可追查到是哪头猪在什么时候提供的角膜,”张明昌教授称,目前人工生物角膜每片的价格约为15000元,预计每年可供应10万片,逐步推广后,价格或将有所降低。

  移植“猪角膜”最佳视力达1.2

  有了人工生物角膜,但应用于人体效果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

  和黄元珍一样,5年来共有47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医学临床试验的要求,在武汉协和医院眼科选择移植“人工生物角膜”,这47人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2岁。经过临床试验观察,“人工角膜”的愈后效果已经接近人体角膜。

  张明昌教授介绍,5年来,全国有5家医院都在进行“人工生物角膜”临床试验,包括武汉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河南眼科中心、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目前全国总试验例数115例,其中有效病例109例,总有效率90%。

  据了解,这47名患者均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接受常规抗真菌治疗但效果不太好。手术前,张明昌教授评估每位患者的溃疡病灶的深度,选取合适厚度(0.3-0.5毫米)的人工生物角膜进行移植,通过人工生物角膜移植,一方面遏制了真菌感染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恢复了角膜的完整性,47例病例中在随访期间无一例真菌感染复发,并且角膜透明度恢复十分理想,最佳视力达到了1.2。

  “猪角膜

  还不能完全替代人角膜

  张明昌教授介绍,该人工生物角膜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成临床试验的高科技人工角膜产品,专家解释,角膜是眼球前部的一层高度透明的组织,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对成像起了关键作用,一旦混浊或受损将直接导致患者失明。而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治疗难度很大,一旦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必须进行角膜移植,否则面临摘除眼球。

  人工生物角膜能否完全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只能针对未穿透性的角膜损伤进行移植,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损伤,移植人工生物角膜的效果并不理想。”张明昌教授说,“前者占所有角膜致盲患者的4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有200万患者可望通过该技术脱盲。因为人工生物角膜解决了同种角膜供不应求的问题,为大量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率极高的选择。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