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县直部门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

22.01.2015  19:06

  真情帮扶促发展      众志成城奔小康

 

  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中,鹤峰县县直各部门组建结对帮扶工作组下基层、谋发展;协调项目建设兴产业、强设施;捐款款物慰问困难群众。真情帮扶促发展,众志成城奔小康。2014年度,全县28个帮扶工作组计划帮扶资金339.14万元。截止10月底,已落实资金276.7万元,占计划帮扶资金总额的82%,拟定帮扶项目或事项80个,已完成38个,占帮扶项目总数的48%……

  县人大办:化解村民 “烦心的事

  “垃圾有地方清理了,街道变得更加整洁了,出行更加方便了,日子越过越好了……”提起县人大机关,  燕子镇清湖村村民们都乐呵地合不拢双嘴。

  2014年,县人大办公室牵头,县工商局、农商行、桃电公司、交警大队共同组成结对帮扶工作组,帮扶燕子镇清湖村,县人大领导立足清湖村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提升、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开展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资金投入,化解村民“烦心的事”  村组公路不畅、垃圾填埋场缺乏等是清湖村村民“烦心的事”。县人大领导与帮扶单位一道多方协调,筹措资金350多万元,用于该村进行街道改造、村组公路整修。截至目前,投资14.3万元的垃圾填埋厂已经投入使用;总投资30余万元的组村公路、人行桥、自来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大部分已完工,受益群众近1000人;发动群众自发改造圈、厕130多个;同时,投资50万元街道整修工程已进入招标程序;总投资256万元全长870米河道治理工程年底可全面竣工。

  抓乡风文明,丰富村民的农闲生活    随着烟叶、箬叶、高山蔬菜和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清湖村农民的腰包一天天“”了起来,部分村民热衷于带彩娱乐等不良活动。针对这一不良现象,帮扶工作组着力该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帮扶行动”。目前,投资3万余元的村委会文体活动场所已经建成。7月25日至8月1日,清湖村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节”。经常性的球类、棋类比赛,使清湖村民的农闲生活丰富起来,带彩娱乐基本杜绝。

  抓素质提升,培养一代新型农民    结对帮扶工作专班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关心的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宣传教育,使村民了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和拥护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县人大机关等帮扶单位还分批定期组织村里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开展科技、法律知识集中培训。截至目前,已集中组织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到300多人次。

  县政协办:兴办村民 “开心的事

  县政协办公室牵头,与县地税局、县人行、县委统战部组成结对帮扶工作组,帮扶五里乡上六峰村。县政协主席张真炎先后5次带队深入该村实地调研。从群众中来,依照农民群众的所盼、所愿确立帮扶事宜;到群众中去,协调项目建设,解决缺口资金,兴办村民“开心的事”。

  立足实际,兴办村民“开心的事”    随着上六峰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集镇人口不断增加,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集镇的发展速度。村委会没有办公场地,租乡福利院的房子办公;村卫生室还是60年代的建筑,墙面斑驳脱落,陈旧的屋顶挡不住风雨;没有下水道,街面污水横流……帮扶工作组以村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兴办村民“开心的事”。投资40万元,修建村委会和村卫生室于一体的办公楼;投资30万元,修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约4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修街道下水道约300米;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30盏,亮化街道,方便群众;投资15万元,新修5、6、7组组级公路。

  关爱特困群众,以爱心促动帮扶    结对帮扶工作组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慰问特困群众,组织干部职工、热心群众捐款6895元。为94名学生捐赠了书包;为15户特困户捐赠大米、菜油;慰问捐助了15户空巢老人,10名留守儿童。不定期地走访留守儿童、特困群众,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各帮扶部门挤出6.5万元工作经费,用来弥补项目资金的不足。

  县审计局:聚力村民“要办的事

  铁炉白族乡细杉村是恩施州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恩施州科技示范村、纳入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县审计局牵头,县编办、县公路局、县经管局共同帮扶细杉村的中心村镇建设,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拥政的带领下,各帮扶单位着眼于更高、更好的发展目标,带着真心、真情、真诚落实帮扶事宜,农民群众赞不绝口。

  夯基础,基层组织更加牢固    为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村支“两委”班子,结对帮扶工作专班对全村的组长、党员、村民代表、村支“两委”干部进行调查了解,对宗旨意识强,能力素质高的党员干部进行培养教育。培养他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发扬民主,实施民主决策的能力;培养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基层组织得以加强,确保了2014年度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选举产生了村民心悦诚服的带头人。

  强设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投资180万元的细杉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两次公开招标因多种原因而相继流标,帮扶工作专班配合乡人民政府积极争取,协调直接发包,确保了工程的开工建设;三溪口石拱桥,地处细杉村中心位置,是细杉人外出的主要通道,原石拱桥与一段陡坡公路相连,公路坡度大,连接处弯道急,曾发过6次祸,造成多人受伤,各帮扶单位共同落实帮扶资金6万元,改造石拱桥与公路连接处的弯道,增加安全护栏设施,农民群众拍手称赞;投资6万元,用于道路、村委会维修;县审计局、县编办落实资金3万元支持马家希望小学教学设施建设,县审计局将该校3名特困学生纳入该局“爱心助学”范畴,为特困学生捐钱、购买文具。

  正民风,村民观念更加进步    教育村民倡导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最美村民”、“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210户、“最佳十星级文明户”60户、“最美细杉人”12人、“最美家庭”12个。全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等蔚然成风。细杉村,正在为跻身全县新一轮“最美乡村”行列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