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全面实施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13.04.2015  11:29
 

  夯实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

   

  保康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是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全市南河流域扶贫攻坚重点县。为增强扶贫攻坚实效,2014年5月起,保康县用近一年时间全面启动实施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有效夯实了精准扶贫的工作基础。

  在保障机制上坚持了“三个先行

  组织领导先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冯云波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王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培训骨干先行。省文件下发后,县委、县政府于2014年5月26日、9月27日,2015年3月7日三次召开了各乡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和项目办主任参加的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推进会,会上县领导不仅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还组织技术人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大家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经费保障先行。为保障建档立卡工作必须的宣传培训、表格印制、摸底调查、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了20万元建档立卡专项工作经费,为11个乡镇配备了专用电脑及打印机。各乡镇也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开展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

  在工作标准上严把了“四个关口

  严把调查摸底关。各乡镇组织专班对全县贫困户存量、镇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摸清贫困底数。同时结合省下达的贫困户规模控制数,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综合考虑乡镇情况,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科学合理地规模分解,确保不突破国家和省下达的规模控制数。严把对象识别关。各地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原则,对拟定的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采取投票的方法进行评议,严格把关农民申请、核实审核、公示公告等程序,不漏环节,公开透明,严肃纪律,实行村、镇、驻村工作队和县扶贫办层层把关,确保贫困户识别客观、真实、准确。严把信息采集关。2014年7月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贫困户、贫困村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组建专班开展信息采集工作,认真学习建档立卡指标体系,真正做到能够熟练掌握、操作,同时要求被确定为贫困户的农户,登记时一定要入户,各户人口信息以户口簿为准,保证不拆户、数据翔实。严把系统录入关。先后三次召开了软件系统培训会议,对软件更新、信息录入、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并组织参会人员现场操作。设立了建档立卡工作QQ群,方便大家及时交流解答数据录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在操作过程中落实了“五项措施

  规范管理系统数据。2014年10月,通过调查摸底、评议审核、公示公告后,全县确认贫困户27937户83179人,并全部录入建档立卡系统。2015年2月,根据国开办发【2014】85号文件要求,迅速对2015年信息采集、2014年度建档立卡基础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核对、修改和完善。落实结对帮扶措施。2015年2月5日,保康县启动开展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要求各乡镇、各“三万”活动驻村工作队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花名册,深入到所驻村每个贫困户家中,对全县27937户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核实、完善,填写《贫困户家庭成员增减表》和《扶贫手册》,目前《扶贫手册》已基本填写完毕。各驻村工作队还结合贫困户实际,明确帮扶责任人,逐户制定了帮扶措施,开展扎实有效的帮扶。全面实行动态管理。2015年3月2日县扶贫办根据“三万”工作队反馈回来的信息,经乡镇核实数据后,组织各乡镇项目办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操作录入《2014年贫困户家庭人员变动增减表格》及2014年贫困户信息变动。熟练掌握系统操作后下放系统管理权限至乡镇,由乡镇负责组织修改完善,截止目前全县贫困户动态管理录入已基本结束,2014年的数据修改任务已达60%。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扶贫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真正落实到村到户到项目,让贫困对象直接受益。截止目前我县已经录入系统的帮扶项目437个,贫困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县扶贫办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制定督查方案,定期深入到各乡镇、各村,开展巡回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同时还以现场会、督办会、汇报会等多种形式督导工作落实,同时印发督导通报,对部分进展缓慢的乡镇还开展专题督办,切实保障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保康县扶贫办彭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