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全力推进“四双”帮扶 实现扶贫到户到人

13.05.2015  11:08

  今年以来,竹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脱贫致富目标,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细管理、精准脱贫,深入扎实开展“四双”驻村帮扶行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开年以来,竹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扶贫讲话及各级扶贫政策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战略的重要任务和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以精准扶贫为导向,聚焦贫困,精准发力,凝神聚力,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年度扶贫开发任务目标逐项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加大扶贫指标考核权重,形成县、乡、村层层有压力、层层有责任、层层抓落实,以坚强的决心、强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四双”驻村帮扶行动。

  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为找准扶贫工作的靶向,集中精力解决农民贫困问题,全县坚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依据国家扶贫标准和贫困村识别指标体系,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乡村审核、公示公告、县市核准”等程序,筛选确定的61个重点贫困村和14.9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和主要对象。年初以来,全县坚持精心组织、强化培训、狠抓督办、严把质量,扎实开展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信息采集、变更和2015年度帮扶计划信息的录入工作。自2月28日全县培训会后,县、乡高度重视,迅速抽调专人,组织专班,全力以赴搞好信息录入工作,全县贫困户信息录入工作在全省、全市率先完成,实现了全国联网、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因户施策、包保到户。一是创新帮扶举措。全县坚持把“四双”驻村帮扶行动与新农村建设、“三万”活动、“诉访互动月”活动有机结合,紧扣“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总体要求,结穷亲坚持“两入一公示”(入户、入心,公开公示);帮穷户坚持“三定三送”(定脱贫计划、定脱贫路径、定扶贫项目,送优惠政策、送致富信息、送生产技能);拔穷根坚持根据贫困户家庭状况,按照精种、善养、购销、运输、务工、技能、电商、家坊、农家乐、居民服务等模式,帮助贫困群众选准致富路径,加大帮扶力度,增强脱贫致富信心。二是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在“四双”帮扶工作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坚持因户制宜、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严格落实包扶责任,由包户干部帮助贫困对象选定年度实施项目、争取政策资金、监督项目进度、实施定向扶持,填写扶贫手册,签订包保承诺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是领导率先垂范。自4月10日全县精准扶工作推进现场会议以来,县、乡、村三级联动,以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扎实开展“四双”帮扶行动,迅速掀起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热潮。全县3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坚持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办点示范,督办指导扶贫工作。县委书记佘立柱先后多次率领扶贫工作队深入到宝丰镇漆树扒村和双河口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与镇村干部群众和扶贫工作队进行座谈,亲自指导督办规划项目建设,并与3户扶贫包保户签订了包保承诺书,明确帮扶目标,公开承诺内容,制订帮扶措施,承诺完成时限,为全县“四双”驻村帮扶工作树立了榜样。四是部门、党员干部真帮实扶。组织县直228支工作队、县乡2000名干部深入基层,扎实开展以“访民情、解民难、保民安、促民富”为主要内容的“诉访互动月”活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加强惠民政策宣传,抓好矛盾隐患排查,帮助指导制订发展规划,全面开展结对包保贫困户活动,截止目前,全县统一印制并填写发放扶贫手册3.5万本、发放扶贫政策宣传简介3.5万份、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包保承诺书3.5万份,实现了脱贫对象、政策宣传、帮扶目标、帮扶措施、项目扶持、包保责任“六个到户到人”。

  四、大胆探索,推动扶贫到户到人。围绕全年扶贫开发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创新机制,集中力量,扎实推进13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和3个老区村建设,已启动实施规划项目150个,力争把重点贫困村建设成为特色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十星级文明村。坚持整合资源、配套建设、办点示范,大胆探索统规自建分散安置、统规统建集中安置等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突出抓好10大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设立扶贫小额信贷担保风险基金,选择县内两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扶贫小额信贷金融扶贫工作,探索建立了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农户互惠互利、风险防控新机制,有效破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连续3年坚持把边远极贫村建设作为县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巩固完善已实施的41个边远极贫困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实施20个边远极贫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边远极贫村群众的出行、饮水、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竹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