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丰富载体创新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22.09.2014  13:52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界的秦巴山区,总人口38万,常年外出打工人员8万多人,有留守儿童10606人,占在校学生的34.1%,其中双留守4878人。近年来,竹溪县妇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级妇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以真情关爱为主线,以亲情帮扶为重点,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示范创建为抓手,探索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强势推进关爱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 县委、县政府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好事、实事,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大局,列入综治平安建设重点项目,把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实行网格化管理,多次通过书记办公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委组织部、综治办、妇联等1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乡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结构。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 县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在全县深入开展留守儿童专题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撰写了《我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与建议》、《留守儿童问题之我见》等调研报告,引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2012年,县政府出台了《竹溪县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及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以真情关爱为主线,以亲情帮扶为重点,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的工作思路。2013年,县妇儿工委牵头专题召开了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推进会,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 三是建立监管平台。 县妇联联合教育局建立健全了全县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平台。县、乡妇联及各学校在每年秋季入学时完善涵盖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实际监护人基本状况等多方面内容的档案,实行动态录入、动态监测、动态服务管理。针对关爱工作重点和难点,制定完善了结对帮扶、上门走访、心理疏导、家校联系、监护人培训、定期反馈、关爱慰问、安全应急等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易于操作的工作制度,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二、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亲情回归工程。 父母回归就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选择。县委、县政府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发出倡议书引导在外打工父母算亲情账和经济账。县妇联联合教育局在每个学期末编写《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真诚召唤留守父母回家。每年春节期间,妇联联合人社局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多措并举吸引近千名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凤还巢”。 二是实施健康教育工程。 近年来,县妇保院对城乡留守儿童定期免费健康体检,进行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等基本卫生保障服务达1万多人次。针对留守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升级改造19所学校食堂,完善管理细则,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县教育局加强师生谈心沟通,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畅通家校联系、亲情交流“绿色通道”,全面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三是实施阵地建设工程。 2007年,县妇联在龙坝镇建立全市第一家省级农民工留守家属(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中心,对部分“留守儿童”实行学校集中统一管理其学习和生活,以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开设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建立心理咨询制度,密切家、校、临时监护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15个乡镇已建立省级留守儿童服务中心1所,市级4所,各村居实现“妇女儿童之家”全覆盖。 四是实施权益保障工程。 整合各级各类家庭暴力投诉站、维权热线等资源,开设留守儿童“安全站”、“维权岗”,大力宣传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规,提高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自我保护意识,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400余名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巾帼志愿者进校园”活动,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网。各级妇联组织及时关注、主动介入留守儿童侵权案件,积极联合政法部门严厉打击、以儆效尤,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构筑起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权屏障。 三、创新载体,树立品牌,不断深化爱心活动 一是 “春蕾计划”扶贫济困。 采取发放倡议书、电视宣传、设置捐款箱、举办结对助学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和走访女企业家、大型企业和慈善机构,使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贫困留守女童。两年来,共发动捐赠助学款25万元,编印分发爱心助学结对手册,方便爱心单位(爱心人士)与结对贫困留守学生联系互动。 二是 “爱心妈妈”倾情奉献。 积极发动“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女干部、女教师、女党员争做“爱心妈妈”,2007年以来共与1800名留守、贫困流动儿童结成对子。“爱心妈妈”定期通过书信、电话、见面等方式与留守流动儿童沟通,有的还利用节假日将结对的留守流动儿童带到家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亲情,真情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让他们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每年“六一”节、中秋节、寒暑假期间,县妇联都结合不同主题组织“爱心妈妈”和留守流动儿童参加少儿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等活动,弥补留守流动儿童亲情缺失、缺乏教育监管等不足。 7年来,“爱心妈妈”活动共为全县留守儿童筹集到帮扶物资及资金共19.56万元,有力的凝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稳定。三是 “送温暖”薪火相传。 每年春节、“三八”节、母亲节、“六一”节期间,县妇联都会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及一些私营企业开展“送温暖”系列活动,走访慰问一批贫困妇女儿童,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近两年,各级妇联组织慰问165名孤儿及特困留守儿童,慰问6所小学、幼儿园及托儿所,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共10万余元,援建爱心书屋3个。 四是“圆梦微心愿”爱满人间。 为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县妇联连续两年“六一”期间,向全县发出了《圆梦微心愿,温暖留守孩》的倡议,县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以及8大系统妇委会结对168人,现场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活动,为182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小心愿。《今日竹溪》和《竹溪巾帼网》开辟专版宣传报道各地关爱留守儿童好经验和好典型,为留守儿童同享一片蓝天营造了良好的爱心氛围。 四、加强督查,全力推进,彰显关爱成效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县妇儿工委每半年组织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重要节点县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解动态、研究问题、督查进展、推进工作。 二是建立督查激励制度。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督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定期或不定期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每年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项制度、各项硬件落到实处,各项活动有效开展。 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县镇两级政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纳入财政支出,确保寄宿制学校以及关爱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到位,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四是建立督导考核制度。 县妇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职能,推动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竹溪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标体系,纳入县政府对县级机关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督导考核,促进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竹溪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已初具特色,初显成效。但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强探索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和关爱措施,全方位推进关爱服务工作,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