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精准扶贫拔穷根

13.08.2014  09:57

  晒出83万人脱贫路径

  7日,十堰市委就消除贫困这一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晒出全市83万贫困群众脱贫路径,启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立行立改惠民生。
根据计划,未来6年,该市每年脱贫不少于10万人,帮扶1000个贫困村实现水电路气房环境“六到农家”,达到脱贫标准。
  民主核定贫困户
  “刘江在镇上买有房子,不该算作贫困户。”“应把刘兆英加上,她先后住院四次,已因病返贫。”10日,张湾区白马山村村民大会,民主评议确定贫困户。村干部刘玉明说,民主评定后,将上墙公示,经审核复查后建档立卡。

  白马山村是一个样板,十堰各县市区都将按这个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扶贫对象。
贫困线、低保线、最低收入线标准不一,扶贫、民政、残联“多龙管水”,脱贫与返贫不断动态变化。有人说,阿拉伯数字“”不出准确的扶持对象,这一次,十堰要用民主方式实现贫困户精准定位。
微观上解决扶谁,宏观上顶层设计,引导干部、企业、专家“结穷亲、帮穷户”。十堰组建1000支扶贫工作队,动员1000家企业,抽调1000名科技特派员,进驻1000个贫困村。
政府提出八大任务——双包: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双建:建基层组织,建农村合作组织;双带:企业带产业,能人带穷户;双促:促干部转作风,促群众增收入。
这样的机制,就是要强班子、换脑子、开方子、闯路子、结果子,力度空前。
  贫地掘金真英雄
  “一分钱没花,一份心不操,就住上了别墅,真不知是哪辈子积的德哟!

  1月18日,丹江口市余家湾村村民赵萍一家5口,从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装饰一新的两层别墅。
和赵萍一样,余家湾村先后有7户贫困村民住进了同样的别墅。村民们都说,这要感谢范元君。
2010年,民营企业家范元君在该村注册润秋生态农业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黑猪养殖基地、清香核桃基地以及生态土鸡和肉牛养殖基地,并出资100多万元,为特困户盖别墅。
范元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未来10年计划投入1.2亿元,建万亩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吸引余家湾及周边村民进公司打工挣钱,还打算为100户农民建别墅群。
这是十堰“千企进千村”活动的一个缩影。
富地发财,不算好汉;贫地掘金,才是英雄。”市扶贫办主任彭文军认为,能带动一户脱贫,就可能带动一方致富。
以贫困地区劳动力为原点,十堰开展“对口支援”、“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科技对接”、“培训转移”,将老板、能人与穷人对接,在互惠、共富、双赢中实现“先富帮后富”。
  大局之中布棋子
结穷亲、帮穷户,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秦巴突围要拔穷根。

  秦巴山区位于川、渝、陕、甘、鄂、豫六省市交界,十堰的秦巴突围,是与生活在这里的3400万人口的共同突围。十堰建区域中心城市,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空间布局上,依托十天、汉十、十郧、十白高速和襄渝铁路、西(安)(武)汉高铁以及武当山机场,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连接武汉、重庆、西安三大增长极,增加秦巴山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产业发展上,依托“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商用车产业基础,发展整车制造、微型车、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制造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建设百万量级的国际卡车之都。重点发展汽车、旅游、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科技创新中心。实施茶叶、核桃、中药材、马头山羊“四个百万基地”建设,同时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减少秦巴山区贫困人口。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武当山机场、汉十高铁建设,推进十宜铁路及十郧、十天、保内、商奉高速建设,加大竹襄500kv超高压输电、十堰热电联产、孤山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加秦巴地区的资金投入。
落子看三步,区域一盘棋。彭文军说:“大扶贫,攻坚克难,又自我加压,顺民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