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组图)
记者:鲍仁 图片来源:武汉大学报社图库
2014年武汉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报告中排名第五,2017年跃居第三;2015年同时进入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USNews、QS、泰晤士报高等教育400强,并进入中国大学世界排名最高的“G9集团”;2015-2017年连续三年稳居QS排名300强……
瞄准一流,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所底蕴深厚而又生机蓬勃的大学,扎根中国大地,昂首奔向世界一流。
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基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狠抓作风建设,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以党建促发展、聚人心。
学校党委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顶层设计,锐意改革创新,引领和带动学校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13年12月,学校召开第八次党代会,遵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建发展、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引领未来五年发展。2014年9月,武汉大学章程正式核准颁布,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实现依法自主办学提供重要保障。2015年,学校编制了《武汉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描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
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再次来访,寄语武大:“把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向新的高度,真正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
建设一流学科
在2013年初公布的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23个学科排名前十,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4个学科排名第一。学校整合优化传统、优势、基础和新兴学科布局,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启动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计划,通过交叉融合发展特色工科,一流学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ESI排名持续上扬,2017年进入全球400强,排名全球前1%学科从2013年的11个增至2017年的16个,其中9个学科进入前5‰,化学进入前1‰并跻身世界百强,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我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10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首重立德树人
引领高教改革潮流的百年名校,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学校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弘毅学堂和通识教育中心,从机构重组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也风生水起,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师们精心作育英才,院士、名师坚守讲台,六院士同上一门课传为佳话;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获三项一等奖,居全国第一;多次获全国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在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位居第四。
坚持“三创”教育理念,设立“三创”教育基金,成立创业学院,从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创业团队孵化器到珞珈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创新创业扶持链条,激发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辩论会最佳辩手、“创青春”大赛金奖和“优胜杯”……武大学子以亮丽的风采展现在国际国内舞台。特别是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连续三届获得先进集体奖,共获得5个金奖,成为该赛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6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产出重大成果
2014年,我校牵头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此为契机,学校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建设。国际法研究所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首批10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武大榜上有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共建武大,我校入选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
在一批“国字号”平台的基础上,学校整合学科资源,成立了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工业科学研究院,组建一批科研大团队,加快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催生了一批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新的突破不断涌现。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文章,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首次获批国拨经费过亿元的重大项目,首次实现千万级的成果转化;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奖、国际水文奖、安塞姆.佩恩奖、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等国际大奖;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名列前茅,推出《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李达全集》等重大研究成果,在文化软实力等领域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
壮大人才方阵
2017年,我校12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两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5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形势喜人。
筑巢引凤,共兴珞珈。武大院士方阵不断壮大,继2011年一次新增5位院士后,2014年学校引进朱玉贤院士,2015年夏军当选院士,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5年来,新增“千人”计划专家19人、青年“千人”66人、国家“杰青”24人、“优青”31人、长江学者36人、青年长江13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
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关心人才、重用人才蔚成风气,一批海内外学界精英相继加盟武大。校领导赴欧美等名校招贤揽才;面向全球招聘学术带头人;“批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人文社会科学有了“洋千人”;举办交叉学科论坛吸引海内外青年才俊;“351人才计划”重点扶植校内优秀人才;“70后”学术团队建设成果丰硕……
提升国际影响
2012年12月,武大牵头合办的昆山杜克大学正式揭牌,2014年双方又共建武汉大学—杜克大学研究院。中外名校强强联手共建世界顶尖级大学,武汉大学就此借船出海,乘势而上,全面打响国际品牌。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是国际化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武大声音”越来越响亮,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学校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校建设的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在中国和泰国分别启用;中法交流日益深入,中法无边界实验室等30多项科研合作逐一展开;在法国、美国、德国和英国参与建设了4所孔子学院,先后5次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法国总理、美国驻华大使、比利时国王等先后来校访问;先后在德国、美国、英国举办三届海外学术周,向世界展示武大,让武大走向世界。
弘扬武大精神
2013年11月29日,学校举行120周年校庆典礼,进一步诠释“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的赤子情怀,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精神气概,求是崇真、自由包容的学术风尚,大德大爱、惟善惟美的执著追求。
凝心聚力,兴校铸魂。学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武大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着眼价值引领,树立杨昌林、余功茂等一批有广泛影响的先进典型;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新建周恩来故居、校史展览馆、“十八栋”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万林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教育平台……
武大精神也凝聚起校友力量。校友踊跃捐资助学,大力支持母校发展。陈东升捐建万林艺术博物馆,毛振华捐建文科振华楼,艾路明和周汉生等校友领导的当代公司捐建研究生楼,阎志捐资支持建设卓尔体育馆,雷军捐建武汉大学科技楼……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上,武汉大学蝉联前三。从捐楼到引智,校友们倡议并筹资设立1.5亿元珞珈创新天使基金;捐资亿元设立人才引进基金;资智回汉,武大校友企业家现场签约1500多亿元,对母校的热爱从回馈母校延伸到反哺地方。
进一步弘扬武大精神,提振精气神,激发了办学的生机和活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入围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候选名单。
打造最美校园
校门广场气势恢弘,武汉市支持建设的汉林广场四季青葱,如今都已成为最美大学新的标志性景点。120周年校庆前夕,随着八一路地下通道通车,南北校区实现“无缝对接”。2016年9月,修缮后的老斋舍惊艳亮相,引来校内外一片艳羡。近年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维修,十多处近代建筑修旧如旧,同时进行了配套环境改造及亮化工程,老建筑再放异彩,传承百年学府文脉。
图书馆(总馆)新馆落成,各分馆重建或维修;枫园教学楼竣工;桂园“老八舍”等一批学生宿舍喜换新颜……一栋栋新建筑拔地而起,一幢幢老建筑修缮一新,校园文化地标不断刷新;梅园、桂园等处道路华丽变身,柏油马路宽敞亮丽,悬空栈桥清新雅致。2016年9月10日,东湖南路沿线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校市携手打造“湖山共美”的理想家园。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