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照马学礼那样干”曾是时代最响亮口号

22.04.2015  16:57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四见”精神是1959年全国劳模马学礼的象征。“照马学礼那样干”也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口号。

4月21日,荆楚网记者采访了年过八旬的马学礼。“时代在变,但劳模的精神不会变,那就是爱国、爱岗、爱事业。”马学礼依然中气十足。

前排左一为马学礼(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1955年,24岁的山东人马学礼由沈阳调到武汉重型机床厂。在苏联学习1年后,马学礼回国,1957年10月正式投入到武重的工作。马学礼说:“在苏联学习期间,一心想着学到真本领,每天夹着一本字典,遇到不懂又表达不清楚的地方就查字典。”

1958年2月,武重大轴工段加工一批滑枕,按当时的工艺规程操作,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马学礼很心疼。“我不停地琢磨,睡在床上也想着怎么改进工艺。”马学礼说。

马学礼想到了在苏联看到的套料刀。随后,他借图纸、找原料,终于造出了厂里需要的套料刀,原本3个人干的工作,后来1个人干就行了,而且1个工人还可以同时看两台机床,使加工一根滑枕的时间由30多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学礼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其中“内孔梢胎”被称为“马学礼胎具”,至今仍在全国使用。

1958年9月,毛主席到武重视察,马学礼受到主席亲切接见。1959年,马学礼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劳模,并接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照马学礼那样干”也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口号。

右二为马学礼(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谈及半个多世纪前何以获得全国劳模荣誉称号,马学礼说:“无他,既要像老黄牛一样干事,也要开动脑筋多琢磨怎么把事做好。”在马学礼看来,时代在变,但爱国、爱岗、爱事业的劳模精神不会变。

如今,马学礼腿脚不便少有下楼,在家画画练字享受着退休生活,但仍不忘关注时下热点,“现在工人多,但是有高级技术的工人却不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教育必须更加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企业要鼓励发明创造,为创新提供更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