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西南片区交通扶贫建设纪实
交通扶贫解困当先行
2014,利川西南片区扶贫开发正式上升为州级战略,。
金秋时节,走进利川西南偏边的忠沙文连片扶贫开发区,交通建设的热浪扑面而来。46个交通项目建设工地正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全速推进,向年度目标发起最后冲刺,争取早日将忠沙文片区各族群众从行路难、运输难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交通不畅 脱贫无望
崇山峻岭连绵,沟壑纵横幽深,隔山看得见,走拢要半天。这就是利川忠沙文片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利彭公路是利川市连接重庆市彭水县和黔江区的省际出口公路,是沪渝高速公路、利万高速公路和326省道的连接线。全长113公里,涉及凉雾、忠路、文斗3个乡镇20万人口,沿线有14个煤矿、2个烤烟主产区和郁江流域水电开发重点项目基地。这条公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2005年按照通乡公路标准进行了改造,但由于投资严重不足,80%的路段仍不能达到相应技术标准,长期在病态下运行,片区的村组公路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是晴通雨阻。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片区经济发展,一些边远乡村的贫困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青山绿水风光好,只见哥哥不见嫂”,就是西南片区贫困状态的一个缩影。
交通不畅,脱贫无望。面对群众的艰难困苦,历届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都在努力争取项目,缩小忠沙文片区交通运输差距。但因干线公路里程太长,投资巨大,且与当时的投资政策不相吻合,申报的项目成了“井中月,镜中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 “两会”上大声疾呼,沿线群众上访不断,利彭公路和文长公路一度成了省州领导的信访督办案件。2013年底,州委书记王海涛致信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请求支持忠沙文片区交通项目建设。
扶贫解困 交通先行
2012年初,刚到任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领交通、公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边远乡村实地体验了群众出行运输难之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实施边远乡村的精准扶贫,交通必须先行;补齐片区交通发展“短板”,就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
这一年,利川市抓住国家实施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建设和国家实施国、省道调整的新机遇,及时调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突出利彭公路、利沙公路等4条边远乡镇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和全市县乡公路、村级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
项目是实现规划的载体。交通部门组织项目工作专班,政府给予经费保障,全力主攻项目前期工作。先后有12个重点项目进入省规划建设的笼子,其中凉(雾)——文(斗)线和红(椿沟)——沙(溪)线等4条总长320多公里的县乡公路升级为省道,建成后,利川可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
为尽快解决忠沙文片区公路通行不畅的问题,利川市采取“两步走”的办法推进公路建设。第一步,在凉文线和红沙线二级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计划下达之前,提前对利彭公路陈家坪至大堰塘、利沙公路大塘至黄泥坝老线路和后坝至小河、文斗至长顺公路按照县乡公路标准实施硬化,同步推进村村通水泥公路建设。这样既可以尽快解决忠沙文片区群众出行难,又可以在二级公路改扩建局部线路走向发生改变后,不影响原线路群众的出行运输,还有利于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期间的车辆分流。第二步,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利彭公路、利沙公路二级公路改扩建和沙溪至忠路连接线以及郁江渡改桥工程,分期分批推进行政村连接线和组级公路硬化工程,建成 “主动脉”与“毛细血管”外畅内联的区域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忠沙文片区域路网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
合力攻坚 初战告捷
2014年,5个交通重点项目、36条通村水泥公路和一批危桥改造,渡口、渡船改造项目在忠沙文片区全线铺开。
忠、沙、文片区地质结构复杂,路基沉降,滑坡、泥石流、岩崩无处不在,给工程质量、进度带来重重困难。市政府召开征迁协调动员会,相关部门配合交通部门抓紧管、线迁移,材料供应等协调服务工作,组织抢修材料运输通道,加强资金调度。州委州政府和州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数次到施工一线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文斗至长顺29公里四级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在今年动工,为了这一天,当地群众整整期盼了10年。由于建设资金缺口大,公路建设占压了土地、砍了树木、毁了青苗,村民们都不要补偿,施工以来无一例阻工、上访事件。
各级领导和沿线群众的关注与支持,增强了交通部门和参建人员迎战困难的信心和使命感。上半年雨天特别多,下半年不少施工路段因洪灾滑坡垮方,其中文长公路岩崩、滑坡、塌方达30多处9万多立方,加上材料供应和运输困难,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了确保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交通部门抓住后三个月战机,发起百日攻坚战。局领导沉到一线指挥,强化工程调度,确保参战人员、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组织协调、施工程序五个到位;抓好工期、质检、安全、资金五个保障,增加施工时间、人员、设备、作业面,加快建设进度。
工程质量起始于源头,形成于过程,终结于现场。为了强化对源头、过程、现场的全程监管,交通部门组织了业务培训和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观摩。强化施工材料监测,严把工程施工程序,确保各个施工工序质检人员责任到人,质量安全从上到下有人负责、有人问责。
两年来,在实施利彭公路凉雾至忠路、大堰塘至文斗段44公里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同时,实施了利彭公路陈家坪至大堰塘、利沙公路大塘至黄泥坝、忠路和文斗至长顺共计103公里老线路的硬化工程,公路部门实施了文斗至长顺6座危桥改造,国家补助地方自筹总投资超过4亿元。忠沙文片区干线公路可全部实现硬化,片区668公里通畅工程建成后,可提前一年实现100%通水泥公路。
郁江流域文斗境内有公共渡口15个,是鄂渝边区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年海事部门对12艘老旧渡船分批更新,上半年已投入100万元更新了5艘渡船,更换了300多件救生衣,维修了安全隐患渡口。
交通、交通,一通百通。随着交通扶贫建设项目整体推进,忠沙文片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