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水资源论文捧国际大奖 研究六湖连通和排水

06.07.2014  12:33

  (长江日报记者 宋兰兰 实习生 姚婷)“武汉是著名的百湖之市,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的保护也一直在我们的关注之中……”上月落幕的新加坡国际青少年水资源论坛上,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6名初中生,与来自14所世界名校的高中生同台PK,捧回铜奖。昨日,回到武汉的他们跟师生分享此行收获。

   国内唯一收到邀请学校,15支代表队中唯一初中生 

  去年11月,武汉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收到新加坡最顶尖学校——莱佛士书院邀请函,受邀参加国际青少年水资源论坛。该校是国内唯一受邀代表队,也是全球15支代表队中唯一的初中生代表。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世界名校轮流承办,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展开。 

  “武汉是江城,水资源有优也有忧,我们的题目希望贴近城市实际,也向全世界展示武汉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努力。”初二(8)班徐亦歆说。最终,研究性学习社团的“武汉六湖连通”和解决“到武汉看海”的“材料渗水性研究”两选题成功入选。 

   7个月实地打探,实验笔记做了300页 

  从定选题、查资料、实地探访,到做实验、写论文,整整花了7个月。“为不影响正常学习,他们都是利用课余和周末进行。”指导老师何盼说。学校为两支队伍备战提供了全力支持:邀请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作“导师”,联系湖北工业大学专家指导实验,学校实验室、资料室随时开放。 

  泡图书馆、上网,踏访东湖、严西湖、长江采样,实验室里检验数据、制作模型……初二(7)班陈育新说,最后“六湖连通”论文完成时,他们小组准备的实验笔记等资料有300多页,厚得像一本书。“材料渗水性”小组的同学,研究了大量武汉排水系统资料,收集历年武汉暴雨的翔实数据,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武汉目前的排水能力,只能应对半年的降雨量,因此常常“看海”。

   初中生拿出的方案,国际顶尖教授也伸大拇指 

  6月7日,外校初中部6名学生,代表中国青少年赴新加坡。在来自全球15国、24所学校的131名国际学生参加的32场答辩项目中,与高中生同台的6名武汉初中生,以完美的展示赢得掌声。

  提问环节,第三世界水资源管理中心创始人、牛津大学教授ASITK.Biswas故意问,“你们是外国语学校,应该重视外语,为什么要关注水资源?”初二(8)班潘悦机智回应,“我们学外语,是为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是一个世界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一样关注,并正做着积极的努力。” 

  最让同学们自豪的是,他们的很多见解得到专家认可。

  “这些学生都是学校社团的活跃分子,社团培养了他们,他们也成了社团新的骄傲。”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李茵说。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