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八旬农民张九礼:半个世纪的慈善情结

03.09.2021  21:47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3日电 (李勤 邬玲玲 徐振全 张志克)在宜城市小河镇梁堰村,有一位乐善好施的老人,名叫张九礼,周围村民都亲切地管他叫“张哈儿”。他不仅热心慈善事业长达半个世纪,而且成立了宜城市唯一以个人名誉设立的慈善基金会,影响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加入慈善事业。

张九礼 通讯员供图

  “这回下暴雨,家里损失大不大?

  “损失有点大,屋里进来起码15公分的水,后面小屋也塌了。

  “这损失属于天灾,你要克服困难,后面的房子找村里看看,能不能搞危房改造?

  ……

  受前段时间暴雨影响,小河镇梁堰村不少群众受灾。8月31日,张九礼和“九礼基金会”成员带着慰问物资来到受灾困难群众杨世全和朱尚秀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商量救助办法。

  村民朱尚秀感激地说:“张师傅是个好人,我们组里只要哪家有困难,他就来嘘寒问暖给予照顾,儿子手伤了,家里困难,没钱治,他马上支援了我们1000元。

  张九礼是上世纪60年代从丹江口库区搬迁到宜城的移民,因为有裁缝手艺,家庭收入还算不错,经常帮助有需要的左邻右舍,并免费收徒传艺。

  张九礼说:我做善事是受父辈的影响,父亲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有一次我们家遇到困难了,别人也无私的帮助我们,对我影响很深。大帮小凑,人不能太自私,别人遇到困难应该帮一下!

  2008年汶川地震,张九礼得知消息后,带上刚卖仔猪的1200元现金,起早进城捐给了市慈善总会,在全市夺了个“头名状”。

  2009年,他积极响应市慈善总会号召,第一个设立个人冠名的“九礼基金会”。从这年开始,他年年带头捐款捐物,走村入户宣传慈善理念,号召大家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截至目前,“九礼基金会”已发展会员285人,组织开展慈善宣传活动153场(次),募集善款17万多元,资助大病患者、受灾群众、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427人。

张九礼在工作中 通讯员供图

  2012年2月11日,本村村民袁如林因车祸致残,肇事者逃逸,儿子读初三,上大学的女儿面临辍学。张九礼知道此事后,给袁如林家送去了3500元,同时还动员邻近村组村民捐款献爱心,帮助袁家渡过难关。如今,女儿袁星梦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她每年定期捐款,用实际行动感恩社会。

  “九礼基金会”成员何祖春说:“三四年前,老人在我们超市做宣传,发慈善基金的有关资料,当时我非常感动,他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做慈善,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加入这个基金会,同时也给儿子做个榜样。在张九礼老人的宣传下,我们超市有七八个人都参加了这个基金会。

  宜城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沈宗英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慈善工作,张九礼老人50年如一日,尽管他现在已经80岁高龄了,依然在为宜城的慈善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老人表示,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将慈善做下去,把爱心一直传递下去!(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