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尊重群众意愿推广八大模式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06.06.2016  08:24

  房县坚持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脱贫攻坚首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紧紧围绕2.5万人脱贫销号、34个重点村脱贫出列的年度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本着统筹城乡、合理布局、集约用地、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原则,坚持分类施策,灵活多样,在全县探索推广了八大搬迁安置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取得阶段性战果。

  一是五统四靠功能型。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配套,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园区、靠近景区,实行整乡整村搬迁。

  二是村内插花乡土型。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搬迁小区,做到体现基础配套、体现地方风貌、体现经济实用,确保“建得起新房、看得见新村”。

  三是进城进镇创业型。结合竹房城镇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区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好的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辐射带动边远地区人口向中心区域流动,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

  四是投亲靠友融入型。引导搬迁对象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离乡进城、自主外迁,除享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外,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是民俗古寨旅游型。坚持把地方性、乡土味、田园梦作为实施扶贫搬迁的基本遵循,对适合发展旅游的区域,区别危房和旧房,注重保持原始风貌,做好迁危留旧、修旧如旧规划,进行仿古式、民俗式维修加固,尽力保留乡土风貌,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让人们记得起乡愁、唤得起儿时的记忆。

  六是依山傍水生态型。坚持依山傍水,随湾就片,结合贫困村的自然风景、地形地貌,按照“依山就势、靠山傍水、随湾就片、错落有致”的自然布局,对村落进行规划,实现搬出山、靠山边,依山就势,相对集中,分散建房,统一格调,建设生态宜居安置区。

  七是救灾避险解困型。以库区地灾区易地安置为主,依托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和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将居住在库区、滑坡体上需要搬迁的群众,迁移到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活环境。

  八是公租零租保障型。对无劳力、住房差、底子薄无建房能力的特困户和农村“五保”户及有子女但无赡养能力的老人,统一建设农村公租房,实行集中安置和供养。

  截止目前,已完成了89个村127个安置点的选址测量及规划设计,下发了建房户型图集。启动建设集中安置小区79个,在建房屋532户1615人,其中主体完工372户1283人,入住13户50人。启动分散安置开工建房1852户6436人,其中在建1395户4815人,入住229户723人,进城进镇购房238户816人。 

  房县精准扶贫指挥部    别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