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停车等待 武汉公交司机和独居老人结廿载情缘

30.04.2016  01:39

图为:刘勇和李奶奶亲如家人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董凤龙黄永进通讯员张倩云肖艳莉

4月25日中午1点半,穿过巷子里的菜市场,公交司机刘勇径直往一栋老住宅楼走去——这是他下班后回家的路,但回家前,他习惯先到这栋楼的李桂枝老人家里看看。

刘勇是武汉公交24路的一名司机。20年前的一次停车等待,让他和李桂枝老人相识。没想到的是,那一次的停车等待,后来延绵成了一份长达20年的祖孙情缘。

停车搀扶结下祖孙情

今年78岁的老人李桂枝是武汉市豫剧团的一名退休演员。这些年,她都一个人住在汉阳显正街附近一个老社区。“刘勇是个好孩子,这样的年轻人真难得。”因为去年做过手术,李桂枝讲话有些缓慢,但她记忆清晰,思维敏捷。

1983年,武汉市豫剧团从汉口民众乐园迁到了汉阳剧场,当时,她还住在民众乐园附近,经常坐24路公交去上班。1993年,老人搬到了汉阳显正街附近,但因子女住汉口,还是经常乘坐24路。

1996年的一天早上,她到汉阳阳新路站搭乘24路公交,刚好车辆已起步,58岁的她只好边招手,边跟着汽车追赶,没想到,公交车很快停了下来,公交司机还走下车,下来搀扶气喘吁吁的她上了车。

开车的正是刘勇,当时才24岁,参加工作不到5年的年轻小伙。这让她对刘勇颇有好感。

此后,李桂枝每次往返汉口与汉阳,都专门乘坐24路公交,经常碰到刘勇。

成为邻居互帮互助

巧合的是,李桂枝搬进的社区,也正是刘勇住的社区。“当时在菜市场看到李奶奶,觉得好巧,就打了招呼。”刘勇告诉记者,李奶奶也很热情,很快就熟悉起来。

从在菜市场帮李桂枝买菜买米,到上门做些杂活,慢慢地,两家走动越来越多,刘勇与李桂枝的祖孙之情也越来越浓。

前几年,有一个冬夜突然降温,李桂枝被冻醒了,但御寒的被子放到了阁楼上,自己没法爬上去,她便拨通了刘勇的手机。虽然已是半夜12点,刘勇二话不说,赶紧起身穿好衣服,来老人家帮老人取下被子。

去年夏天,李桂枝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刘勇知道后,隔三差五就送老人去医院换药。老人住在3楼,他每次都要将老人从3楼背下来,扶在自行车上推行20分钟,老人换好药后,再把老人送回家。“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我总是麻烦他……”说起这些往事,李桂枝满怀感激。刘勇拉住李桂枝的手,接过话去:“奶奶,这都是小事,没什么的。

视作亲人不离不弃

刘勇父母一直在江夏工作,他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这让他对老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爷爷奶奶去世后,他在情感上,更是把李桂枝当成了自己的亲奶奶。“李奶奶也经常照顾我们,帮我们看孩子,过年还给孩子压岁钱。”刘勇反复向记者强调,李奶奶的儿女住得远,过来不方便,他住得近,去帮忙也是应该的,何况自己都是做的一些小事。

去年,老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身体没有以前好了,如今已很少下楼,刘勇来得更勤了。“多来几次,奶奶就不会觉得孤单。

24路公交所在的武汉公交四公司一分公司党支部书记阮学锋对刘勇竖起了大拇指,“24路的老年乘客很多,司机与乘客之间认识的也不少,但像刘勇这样常年照顾老人的情况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