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代表委员支招如何让职工涨薪呼声成为现实

12.03.2015  09:38

本网有关《一线工人涨工资,钱从哪里来》的报道,在两会代表委员中继续引发关注。面对工人呼声与企业困境,一些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降低工薪阶层负担,使职工拥有更多获得感。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提高是必然趋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由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本身就是发达国家的标志。这也正是国家发展的目标。”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李扬代表就此分析说:“在劳动人口总量缩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更应该正视职工涨工资的要求。”

来自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黄阳旭则提出,企业应该通过产业升级、提高效率去提升竞争能力,“企业竞争不能再一味依靠压低劳动力成本,而是要致力提高人均生产率。在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下,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优势,才有能力去呼应职工的涨薪要求。”

正在此间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同时呼吁,国家还应当考虑进一步减轻工薪阶层税负,让劳动者在改革中更有获得感。

“我国个税的起征点仍然偏低,国家虽然对工薪所得部分的起征点做了调整,但工薪家庭因衣、食、住、行费用不断增加,月收入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显然偏低。”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公司董事长任沁新说,“国家应该尽快推动个税改革,通过调整起征点、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征收方式,以及建立退税或纳税抵扣制度,让普通劳动者也享有更多改革红利。”

一些代表委员提醒说,一些经济效益逆周期提升的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并未做到与企业利润同步上涨,但在管理层激励方面却不吝重金。来自一线的朱良玉代表直言:“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类企业中,劳动者工资长期偏低,涨工资呼声迫切,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早日出台必要措施。”

建立高效、公平的工资调整机制,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进行集体协商。一位代表告诉记者,“一些企业主对于协商存在‘惧怕’心理,惧怕职工‘漫天要价’。有鉴于此,国家应制定完善法律,确立工资协商的法律地位。”

全国政协工会届的多位委员,目前正在联名提交关于建议制定《集体协商法》的提案,希望通过立法形式,保障员工就工资和老板平等协商“对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