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县看守所30年无安全事故揭秘

16.01.2015  22:21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6日电   (向祥斌  谢征宇)湖北省京山警方16日宣称,该县看守所已创造了“连续30年安全无事故”的纪录,安全无事故年限位居全省前五位。这个始建于1954年,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岁月的山区小看守所如何“比肩”武汉市等地的先进监管场所,高墙之内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管理秘密和窍门?笔者决定一探究竟。

   一群无私奉献的党员团队

  1月16日,笔者走进京山县看守所,在警务公开栏上公布了18名民警的基本情况,这其中就有16名是党员。看守所长向士刚介绍,30年里,在看守所工作的民警中,既有战斗英雄,也有劳动模范。前几年还有转业自部队副团以上的模范干部,他们堪称看守所的“脊梁”。

  文少斌,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狱警,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拼命三郎”,却牺牲在看守所上班的途中,献出了年仅56岁的生命。时间回朔到2009年7月3日,已经连续上了24小时全班,没有来得及休息片刻,他又主动请缨,押送两名长刑犯人前往劳改农场。从劳改农场返回家时已是下午13时,此时,文少斌已连续工作了近30个小时。吃完午饭后,文少斌便继续往看守所赶,在离单位200米左右的地方,他倒在了他来回过无数次的上班途中。

  全省监管优秀民警、狱医许松是从部队团职岗位上转业的专业医生,在看守所工作已有10多个年头。3000多个日日夜夜,许松几乎全泡在了值班室,他没有节假日,很少过星期天,年夜饭也常在监室与犯人们一起过。为帮“病号”补充营养,他坚持每天都亲自到菜场买菜,几年来,他花去奖金和工资3万多元。有一年冬天,他在买菜途中因路面结冰摔断了三根肋骨,湖北省监管总队领导盛赞他的工作为“全省县级第一好”。

  2008年,岳母病重住院18天,由于工作忙抽不开身,许松只到医院看过一次。2011年,许松60岁,到了正式退休年龄。许松家里也有一大摊子麻烦事等着他去料理:姐姐母女患尿毒症,双双已到晚期;岳母瘫痪在床,需要看管;爱人左肾术后萎缩,体弱多病。然而,当狱医岗位需要时,许松没有迟疑,选择了留下。

   一面牢不可破的安全防护网

  安全来自于制度的普遍约束力。制度的遵守,没有例外。“朝我看,跟我干,对我监督。”这是京山看守所所长向士刚对全所狱警的承诺。8年来,所领导一班人始终信守承诺,用行动赢得了全体狱警的信任与拥戴,也赢得了一份自信与骄傲。

  在京山看守所,领导和狱警没有严格的界线,每位所长、指导员、副所长,都承担着一位普通狱警应该承担的工作:值夜班、挂号子,巡监室----要求狱警做到的,所领导必须首先带头做到,没有人能够享受特权。

  有责任,才有担子。看守所实行的是领导挂监室、狱警包号子的连带管理模式,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狱警负直接责任,分管领导负连带责任。指导员王道分管的号子里,犯人打牌被揭发,王道以及当班的狱警受到通报批评,并扣发了当月的值班奖金。

  在京山看守所监室墙上,一张管理处罚细则特别醒目:早上交接班迟到一次罚款5元,迟到5次扣发当月工资,不着装上岗1次罚款50元,手机不放在外班置物柜内1次扣发当月安全奖。

  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制度是守住安全红线的保障。

  由于党员干部带头问责、受罚,狱警违了规,自然不由分说。时间久了,安全这根红线,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就会越绷越紧,大家自觉遵守、积极维护,共同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防护网。

   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2014年7月6日,是死刑犯贺某执行死刑的日子。贺某因强奸杀害9岁的小女孩被判极刑。

  贺某犯案关进看守所后,父母由于无脸见人,举家外出打工。2年来,失去与家人联系的贺某,情绪极不稳定,时好时坏。为此,所里对他安排了专人跟踪管理,不仅经常交心谈心,还从生活上给予细心照料。得知贺某死刑即将执行的消息后,所里又四处打听其家人的下落,终于将贺某远在贵州的父母请了回来。临刑前他主动提出捐献所有器官,回报社会。

  犯人也是人,如果你的家人、亲人犯了罪,你如何对待?”在京山看守,犯人不仅被当成了看管对象,也成为了交心谈心、帮助照顾的特殊群体,不少人在这种亲情般的关怀下,知错认错、重获新生。

  2008年,看守所进来一位盗窃嫌疑人刘某,不吃不喝,情绪低落,教导员王道,在交心谈心中,得知刘某父亲病重,家庭条件不好,为了减轻嫌犯的压力,王道主动借钱给嫌犯度难关,并且经常从干警伙食中挤出饭菜改善其生活。刘某父亲去世后,王道又积极向有关方面打报告,送其回家奔丧。去年,已刑满回家的刘某改造老屋,所里的干警你一百、他二百凑足了几千元资助他。刘某感动地说:“看守所没把我当犯人看,我不好好做人,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关心、照顾!

  杨逢青说,他分管的过度号室,成了监室里的香饽饽,再调皮捣蛋的人,只要进了这里,就会变得安份守纪,七天的“过度”后,没有一个犯人愿意离开这里。他还总结出了过度号室“管理四法”在全所推广,即灌输法、感化法、开导法、激励法。

  如果说温暖是狱警赐给犯人特别的礼物,那么京山看守所党支部对狱警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样温暖着每一位狱警的心。所长向士刚说,这既是一份祝福,更是一份关怀。给狱警送生日礼物,是所里沿袭了多年的传统,向士刚也因此记住了所里每一位狱警的生日。

  不仅如此,所里还对狱警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登记,谁家有了困难、遇到了麻烦,所里都要出面,尽其所能给予帮助解决。

  狱警们把组织的关怀牢记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演化成了一股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

  已经56岁,仍在一线岗位上班的陈士斌感触地说:“我进看守所时体重85公斤,现在只有70公斤了,头发也几乎掉完了,经常睡不好觉。但我却不忍心请一天假,因为所里对我们狱警实在是太好了,再苦再累,我们心里是暖和的。

  这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网,更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坚强堡垒。京山看守所的党员干部们用赤胆忠心守护着一方安宁,在平凡的高墙内创造着不平凡的安全奇迹。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