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突破 精准施策

06.06.2016  08:24

  ——石首市白洋林村现状与精准扶贫对策的调查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1、自然情况。白洋林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地处桃花山镇最北端,距石首市48公里,距桃花山镇14公里,是桃花山镇最边远的村之一和省级贫困村。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14户,1296人,耕地1372亩,劳动力662人。现有两委会班子成员5人,党员43人。

  2、贫困户现状及类型。

  (1)贫困户分布。全村合计65户,160人;其中1组8户19人,2组10户18人,3组4户11人,4组5户16人,5组7户20人,6组8户25人,7组10户18人,8组7户16人,9组6户17人。

  (2)致贫原因。因病46户,因残7户,因学12户,缺技术4户,缺劳力4户,无劳动能力1户,丧失劳动能力8户。

  (3)贫困户类型。贫困户28户,低保户8户,五保户10户,低保贫困户20户,危房户10户,无房户7户。   

  (二)主要制约因素

  1、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少。白洋林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长江南岸,地处桃花山镇最北端,距石首市48公里,距桃花山镇14公里,是桃花山镇最边远的村之一,交通极为不便,山水文人资源欠缺。

  2、产业带动不足,增收渠道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第二、三产业发展存在先天性不足。

  3、因病致贫严重,保障不及时。全村65户贫困户有46户因病致贫,占到71%;加上因残致贫的7户,共占到82%。受低保和医保政策限制,没有达到应保尽保。

  4、外出打工普遍,劳力流失多。全村662名劳力,外出打工400余人

  (三)发展有利条件

  1、山清水秀,资源优异。

  2、民风淳朴,百姓勤劳。

  3、政策给力,民心思变。

  二、发展对策及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结合市、镇、村关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的统一部署和村里资源禀赋、村民意向,“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确定白洋林村“四项公益、三大产业、三批脱贫、四项保障”的工作思路,确保2017年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稳定脱贫,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产业、乡风、养老、幼教各得其所,和谐发展,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项目建设原则。

  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必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事业、生产发展三个方面开展。

  2、贫困村达到“9有”:有主导产业,有集体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有小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广电通信光纤电缆,有清结的生活能源。贫困户要达到“10有”:有暖心房、有干净水、有安全电、有清洁气、有便捷讯、有大病险、有助学款、有增收路、有保底钱、有新家当。

  (三)发展目标。

  结合市、镇、村关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的统一部署和村里资源禀赋、村民意向,确定白洋林村“四项公益、三大产业、三批脱贫”的工作目标。

  1、四项公益

  (1)饮水工程建设。计划从镇自来水厂引入长江水,工程主支管网长35.6千米,预计投资117万元。

  (2)村组公路建设。对村主公路进行护砌,全长1.5公里,投资200万元;一组、六组和九个屋场没有通硬化公路,需硬化组级公路7千米,预计投资161万元。合计投资361万元。

  (3)村组基础设施建设。9个组需新挖、疏浚、维修塘堰、渠道、节制闸、U型槽20处,投资252万元;开展屋场整治135万。合计投资387万元。

  (4)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计划申报项目资金40万元、自筹60万元在办公现址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村办公场地、村民办事大厅和综合服务社、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村卫生室和“小康之家”(五保户村级供养周转公寓)。合计投资100万元。

  2、三大产业

  (1)大力推广虾稻连作。年内发展虾稻达到2000亩,增收400万元,实现人平增收3086元。

  (2)普遍推广皱皮柑种植。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三年内利用房前屋后发展皱皮柑300亩1万株,增收300万元,实现人平增收2315元。

  (3)家家户户发展散养土鸡。户平饲养土鸡50只,年出栏1.5万只,增收100万元,实现人平增收772元。

  3、三批脱贫

  (1)时间节点安排。根据省市安排,石首市要求在三年内完成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照此要求,第一年脱贫17户52人,第二年脱贫20户52人,第三年脱贫28户56人,三年内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帮扶项目及措施。按照五个一批原则,根据贫困户意愿和自然条件,结合村里三大重点产业,主要发展虾稻连作、皱皮柑、散养土鸡、李子、湘莲等种养项目及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实行 “一户一策”,对症下药,不搞一刀切。工作队、村两委会在种苗、肥料、技术及运输、销售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保证贫困户种养项目“种得下、收得多、销得出、赚到钱”。贫困户实行产业脱贫的有虾稻32户75.9亩、皱皮柑31户970株、土鸡24户2010只、养鸭2户350只;医疗救助12户,教育救助12户,住房救助16户,政策兜底6户。全面落实省社“公司包组、机关包户”部署,实行省社机关、镇、村及工作队党员帮扶责任制。

  三、推进步骤

  (一)2016年度

  1、建设组级公路7公里。

  2、新挖、疏浚、维修塘堰、渠道、节制闸、U型槽20处。

  3、巩固虾稻连作2000亩。

  4、发展皱皮柑150亩。

  5、实现贫困户脱贫17户52人。

  (二)2017年度

  1、建成村民综合服务中心。

  2、发展皱皮柑100亩。

  3、实现贫困户脱贫20户52人。

  4、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三)2018年度

  1、完成村级公路护砌,完成各组堰塘、渠道、公路、桥涵基本设施建设,完成各组屋场整治。

  2、发展皱皮柑50亩。

  3、实现贫困户脱贫28户56人。

  4、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

  (四)2019年度

  1、贫困户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2、全村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实现产业、乡风、养老、幼教各得其所,和谐发展。

  3、村两委会班子战斗力、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优秀基层组织。

  4、精准扶贫成果得到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保障措施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村里注册成立白洋林农业发展公司,对接省社裕农网、全国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及淘宝、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注册商标品牌,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组建农村物流,对小龙虾、皱皮柑、散养土鸡土鸡蛋及特色农产品白洋林李子、湘莲等开展网上营销。

  (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各种市场主体。引导农民成立虾稻连作养殖、养鸡、黄柑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养殖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提高产量和效益。开展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扶持发展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加工运输企业。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利用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发展公司提供服务、实现增收,引导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民宿,建设村集体基地100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年内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5年内达到30万元。

  (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塑造精神高地,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产业、乡风、养老、幼教各得其所,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争取政策支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利用精准扶贫契机,多方争取政策、整合资源办大事、办实事,贯彻落实好省社“公司包组、机关包户”部署,解决贫困户、广大村民现实困难和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