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成为湖北旅游扶贫主战场

14.01.2016  16:53

  (记者王成勇  通讯员曹巧红)“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上周六,在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导游谭桂英一曲动听的《六口茶》,引来游客阵阵喝彩。恩施大峡谷在大开发之际,在外打工的谭桂英返回家乡当上了一名导游,现在已经成为景区导服部的主管。《龙船调》实景演出开始排练后,谭桂英所在村里有近百人当上群众演员,平均每天有100元的补贴。

  恩施大峡谷总经理周永彪说,景区的职工九成是当地农民,直接来公司当保安、司机、导游等就有300多人,为了拓宽当地农民的致富渠道,公司还统一规划建设了100多个商铺,每年只收取2000元租金,优先租给失地农民。目前,恩施大峡谷景区对营上村村民年纯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一批村民依靠旅游发展农家乐,有的还成为百万富翁。

  据了解,湖北是扶贫大省,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有3个涉及湖北,分别是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加上省定的幕阜山片区,一共是4个片区,涵盖37个县市、4821个村、192万户、590万人。与此同时,湖北是生态文化资源大省,拥有众多山川河流、乡村田园和多彩的乡风民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往往是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旅游资源富集区,面临着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双重课题。

  在湖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宜昌市远安县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以“美丽远安、村村诗画、梦里老家”为主题,推进全域景区化,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4年,乡村旅游占全县旅游比重的60%以上。竹山县官渡镇,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900元,比2011年净增1268元,年均增长率达10%。恩施市的枫香坡村、郧县樱桃沟村、神农架下谷村、罗田县圣人堂村等一批乡村,都通过乡村旅游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脱贫之路,圣人堂村旅游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80%以上。

  精准扶贫是湖北扶贫攻坚的硬任务。湖北提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到2019年,4年时间通过旅游扶贫带动超过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