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扶贫建好“管道”(问对)

25.06.2014  10:53

如果说驻村帮扶是一种“滴灌式”扶贫,那么,加强驻村工作队(组)建设就是为这种精准扶贫建好“管道”。目前这种“管道”建设的质量怎样?如何进一步加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

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记 者 :据了解,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及“健全驻村帮扶机制”的要求,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组)。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永富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把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作为六项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之一,要求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2014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进一步要求各地把驻村帮扶工作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认真总结现有帮扶经验,选拔有经验、有能力、懂扶贫、善于同农民打交道的干部,在今年上半年派驻到每个贫困村。

向贫困地区派出工作队(组)和机关干部,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总的来看,全国有扶贫任务的28个省区市均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干部直接帮助贫困村活动,为健全驻村帮扶机制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记 者 :驻村工作队(组)主要承担哪些任务?

刘永富 :尽管目前各地驻村、联村帮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承担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贫困村民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二是深入了解贫困村民的情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制订具体帮扶规划,协调有关各方,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确保贫困村民直接得益;四是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激发贫困村民脱贫的志向、动力;五是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党支部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培养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提高扶贫开发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和锻炼干部

记 者 :长时间、大规模派驻工作队(组)进行驻村帮扶工作,有什么意义?

刘永富 :驻村帮扶是提高扶贫开发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新一轮的扶贫攻坚,需要每个驻村工作队(组)有效配合村两委会,在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致富良策、落实帮扶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样,扶贫到村到户才有基础,实施精准扶贫才有可能。

驻村帮扶是转变干部作风、培养和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驻村工作队(组)能够直接接触最基层的群众,全面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有利于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干部作风不断好转。同时,驻村干部在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经受锻炼和考验,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

正视问题、深化认识,促进驻村帮扶机制不断完善

记 者 :您认为当前的驻村帮扶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永富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地派出驻村工作队(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对驻村工作队(组)的基本要求认识不够到位,职能定位不够清楚,主要任务不够明确;驻村工作队(组)派驻工作开展不平衡;驻村工作队(组)成员培训力度不足,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督察比较弱;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仍有待完善;等等。

记 者 :怎样解决好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驻村工作队(组)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刘永富 :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很重视驻村工作队(组)建设,正在抓紧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将按照中央精神,加强对各地开展派驻工作队(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检查、指导,逐一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促进驻村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具体说来,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进一步深化认识。扶贫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各地要把干部驻村工作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要求,上半年要争取派驻到位,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干部。

进一步明确驻村工作队(组)的基本要求。从各地实践看,一个符合要求的驻村工作队(组)成员至少3名,每个成员每个月住在村里开展帮扶工作至少20天,连续驻村帮扶时间在1年以上。

进一步做好派驻干部选拔工作。真正把符合条件的干部选出来,不能随便找人凑数。把那些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作风不实的干部派下去,不但帮不了忙,而且容易添乱,会影响干部队伍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

进一步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培训、激励、考核、保障等机制。对干得好的要提拔重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国务院扶贫办将总结各地先进经验,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为驻村帮扶提供典型;加快推进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这三项扶贫品牌建设,为驻村帮扶提供载体;尽快搭建全国性社会扶贫平台,突破金融扶贫政策瓶颈,真正拓宽扶贫资源渠道,为驻村帮扶提供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