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寻商机大有学问 黄金地段不一定“点石成金”
地铁中山公园站B出口外,武展地下商场内的人流。 实习记者周迪 摄
(武汉晚报)“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在众多创业者眼中,这是开启一个新商业时代的号角。
自第一条地铁线路——2号线开通以来,武汉进入地铁时代已接近两年,今年,地铁4号线开进汉阳,轨道交通连起武汉三镇,由此串起的客流以及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否会点燃“地下的商机”、绘就全新的商业版图?
连日来,本报记者分几路走访部分地铁站点附近的商铺,结果发现,同一地点、同一业态的商铺经营状况冷热不均,传说中的“地铁商业模式”并非处处“点石成金”。
冷门站点轻松赚
坐拥双铁仍然亏本
面馆老板成功经验
重视回头客加控制成本
中午11点半左右,地铁2号线长港路站F出口附近的背街一片冷清;而同一时间段的2号线汉口火车站地铁站D出口附近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可以想象,汉口火车站和长港路站周边的商铺应当是“冰火两重天”;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两家热干面店却在上演一出“反转剧”。
沿长港路地铁站的F出口左转便是“李记牛肉面馆”。店主李先生称,他已经在此经营一年多。小店大约2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大约4000多元,每月净收入却能轻松过万。
“生意还不错,都是回头客。”李先生介绍,去年4月他选中这间店铺,当时也是看中了地铁客流。目前小店没有请服务员,都是家人在帮忙,节省了不少开支。小店主要做早餐生意,午餐属兼营,每天准备的原料一卖完就关门休息。由于积累了稳定的回头客,即便每天只经营半天,日营业额也超过千元,除去原料费、水电费等,每月净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位于汉口火车站地铁站D出口附近、坐拥汉口火车站和金家墩长途客运站两股客流,“武汉热干面”小吃店却喊亏。店员介绍,经营一年,每天从早上6点半营业到晚上10点半,经营品种也较丰富,客流却一直不愠不火,日营业额也不过千元左右。此外,由于营业时间较长,店里聘请了7名服务员分早晚班上班,人工成本占了大头,加上店铺租金高达6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只够保本。
店员解释,当初老板投资此处正是看中地铁加上火车站的“双铁效应”,但“可能是汉口火车站地铁站出口太多了,往这边走的人反而并不多”。
冲着地铁租铺面
却靠写字楼赢商机
咖啡店店主苦尽甘来
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很关键
“靠山吃山”是不少地铁商铺经营者最初的设想。李女士经营一家咖啡店一年多,原本冲着双地铁口的商机而来,目前主要的顾客却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
李女士的“黑咖骑士”饮品店位于地铁4号线岳家嘴地铁站附近一条地下商业街入口处。去年5月,她租下这间几经转手的小店,售卖咖啡、奶茶、果汁等饮品。“最初听开发商说,要在4号线和这条街之间打通一条通道,加上8号线也将通到这,想想双地铁口生意肯定很旺啊。”然而1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两个承诺都没有兑现。“你看这条街上,不断有人撤走,有的店都转了两三道了。”
不过,细细观察了几个月之后,李女士发现,这个地段周边几乎没有小吃店,附近写字楼不少白领中午来到地下商业街来解决午饭问题;走的时候也会顺手带一杯饮料。敏锐的她立刻调整了经营方向。现在,虽然每月租金高达5000元,但她说:“压力有点大,但收入比上班强。”
在虎泉地铁站D出口附近开豆花店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经营的都属于同一品牌的加盟连锁店。他的店尽管紧邻地铁D出口,每天仅仅卖个一两百份,而妻子的店在A出口附近,生意却好多了,一天能卖出上千份饮品。“我这个店只有她那边一个零头。”刘先生分析说,地铁站A出口附近的餐馆和小吃店非常多,吸引了不少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不仅形成了聚集效应,整条街的业态也比较成熟;相比之下,他所在的虎泉北街沿线商铺较少,还没形成气候。“卖东西和买东西的都要扎堆,关键要形成气候,客流聚集了,生意才好做。”
好地段还要会经营
众多商铺准备开分店
零售业内人士提供建议
要细分地铁客流消费群
地铁带来的商机能否与租金的上涨幅度相匹配?对于那些在地铁开通前就提前选址的商铺来说,赌运气的成分不少;能否赢得这场赌局,光凭决心可行不通,业态选择也很重要。
2号线中山公园站B出口连接着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下商城,王兵开的大连海鲜坊就在其中,店面只有15平方米左右,售卖现烤鱼片、鱿鱼丝、烤肠等零食。虽然王兵谦虚地说“生意还凑合”,但他已经准备在附近开另一家上百平方米的休闲类餐饮店,目前已经在装修了。
与王兵所在的繁华地段不同,2号线积玉桥站不是传统商圈所在地。该站D出口附近的一家沙县小吃,面积不过20平方米,记者在店里坐了约半个小时,陆续有近10名顾客进门用餐。店员胡石宝告诉记者,这家店是抢在2012年10月份2号线开通前两个月开业的,当时5000元的租金对于这个地段来说着实不低。然而,地铁开通后,店里的顾客有了明显增长,早餐时间尤其繁忙,他和另外两名店员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目前,老板正在街道口地铁站附近找门面,打算再开一家分店。
不过,与“口水生意”相比,“眼球生意”就不是那么好做了。在2号线循礼门站A出口,一家袜子店正在急求转让。“生意不好做,没什么人来,一直亏本。”店主介绍。而在E出口卖袜子和内衣的张女士表示,店铺早在2006年就开张了,地铁开通后,客流虽然上涨,但也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不少年轻女孩子都直接去步行街了,要么就是选择网购。”
零售业内人士对此分析,地铁商业模式依托于客流,但也受限于客流。地铁客流主要目的是乘车而非购物,很多消费人群只是把地铁站当作交通站点,并不会在地铁站长时间停留,而是更倾向于饮品、小吃等快捷性消费。如果是出于购物需求,他们更愿意去附近更大的地上商场。
地铁商铺经营者也不妨参考一下国内外经验。国外一些成功的地下商业街,大多定位在地铁枢纽站,也就是换乘站。国内较为成熟的南京市则是将地铁2号线沿线商铺进行了统一规划,按各个站点的特色,将相关的业态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特色区域。(记者刘兆阳 崔梦欣 宋丹丹 谭德磊实习生冯燕 邓欢 颜思莲)
责编: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