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革命老区:扶贫“大包大揽”后遗症频现
在陕北革命老区,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老区发展脱贫的基础逐渐好转。但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表示,政策好了,政府包揽也多了,部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有的项目实施只重考核,忽视农民意愿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陕西省延安市,棚栽、苹果成为政府大力推广的农业产业。延安市农业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产量113万吨;苹果总面积为340万亩,产量288万吨,位居陕西省首位。
在延安的许多县区,政府修建大棚,免费或低价租给农民经营;在经营初期,政府往往还会对购买草帘、机械等进行补贴。很多地方的果树栽种,也由政府进行前期投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伴随扶贫力度的加大,“等靠要”、过度依赖的苗头也开始出现。
30岁的胡志英是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社区的一位农民,种植大棚已近4个年头。作为村里最年轻的大棚种植者,目前他经营11个大棚,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当地政府免费为农民修建大棚,提供免费的肥料、菜苗,还有技术服务。一期承包5年,他只需要掏三、四千元的承包费。胡志英表示,政府应该再加大扶持力度。“我这些棚的草帘子明年也该换了,希望政府能免费给换。”胡志英说。
记者问,为什么认为自家棚换帘子是政府的事?胡志英表示,政府投钱建棚还给补贴,农民就更想“开车不加油”了。
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的任志洋也有同样的想法。种草莓每年收入六七万元,但他不愿意追加投资,“草帘子一块80块钱,政府给个三、五十块钱的扶持就好了;当然,政府要是年年扶持就好了。”
“除了产业发展外,一些人在生活上对政府依赖性也很强。”志丹县双河乡乡长王春艳说,“有的人不愿发展产业,总是指望政府救济、补贴,时不时跑到乡政府来要钱,不给就不走。”
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党委书记武治建说,过去吃救济会感觉没面子,现在有些人却隔几天就来镇政府要个30元、50元的,还觉得很骄傲、很光荣。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只要有百姓来闹,就会给些钱打发走人。
在采访调查中,延安市多名基层干部表示,农民这种依赖思想普遍存在。武治建说,一些农民不爱钻研,遇上病虫害,只问打什么药能解决问题,不主动了解为什么,“这就好像吃饭,有饭吃就行,不想了解饭是怎么做的。这样的话,水平很难提高,很难实现科学种田”。
有基层干部反映,有的地方发展了大棚和果园,但农民不愿种。迫于上头的考核压力,乡镇干部只得亲自上阵。甚至出现干部种大棚、上街卖黄瓜,进果园打药、拉枝,而农民宁愿打麻将也不种地的现象。
武治建说,种苹果需要管护,短期内来不了钱,一些农民宁愿外出打零工。但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辛辛苦苦建成的山地苹果园,又不能眼看着荒废了,没办法,干部只能帮忙管护、打药。久而久之,一些农户就认为,即便他们不下地干活,也会有干部代劳。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农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抓住了基层干部考核的软肋。政府想出政绩,干部重视考核,农民就是不干,看你政府急不急。长此以往,很多基层干部心中都有怨言。
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党委副书记魏安定已在基层工作近9年。他说:“多少年了,凡是政府大包大揽的项目,鲜有成功的。”
魏安定说,地方大棚种植有两种模式,一是小农小户,基本靠政策扶持,一旦不扶持就发展不下去了;一是种植大户,政府投入占比不多,反而主动性强,大棚运转良好。
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则村,33岁的苗遇春是棚栽大户,从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28个大棚,年纯利润四五十万元。他认为,目前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但长远来看还是要靠农民自己的致富意识和勤奋程度。往往政府管得太多,反而没有管到“点子”上。比如大棚种植前期靠投入,后期就靠技术,政府要把握每个阶段的节奏,不是什么都能“一补了之”。
一些基层群众还表示,有些农业项目存在上得太快、规模太大等问题,没有引导、示范的过程,农民一下子接受不了;还有的项目本身选址有问题,由于偏僻或者人口搬迁,不便农户经营。在延安一些地区,就出现过刚刚建成的大棚大面积撂荒的现象。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政府扶贫不应“大包大揽”“推着抱着”,而应引导农民更多参与,多征求农民意见,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记者 李华 姜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