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极度濒危 报请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昨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总数约1012头,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农业农村部正会同国家林草局,报请国务院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分布碎片化
2017年 11月 10日,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在汉口江滩武汉渔政码头启动。此次考察持续至去年12月31日,历时52天,覆盖了宜昌至上海1669公里的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这是时隔五年,再次开展的全流域长江豚类大型科考,也是“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后的首次长江生态大型科考。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本次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干流约为445头,种群趋于向受人为扰动较少的江段集中,过半数水域种群持续下降或没有发现,种群分布呈碎片化特征。洞庭湖约为110头,鄱阳湖约为457头,两湖中丰水期分布较为广泛,枯水期主要分布在河槽和大型沙坑中。
考察还发现,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内以湖北鄂州至安徽安庆江段分布密度最高,湖北宜昌至鄂州江段分布密度居中,安徽安庆至上海江段江豚分布密度最低。干流内长江江豚喜好分布在坡度平缓的自然岸带或洲滩,种群呈现围绕沙洲分布的特征。鄱阳湖是野外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洞庭湖次之,两湖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
仍处极度濒危
“衡量长江江豚的保护成效,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种群分布结构和变化的趋势。”长江干流的种群数量不是太乐观,2006年考察的时候,估算有1225头,到了2012年降到了505头,年下降速率达13.7%。到2017年,干流种群数量约445头,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需要强调的是,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特别是长江干流,我们只是说它的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了缓解,但还是在下降。”于康震说,水域污染、工程建设、航运发展、过度捕捞、非法采砂等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依然是威胁长江江豚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种群分布碎片化严重,长江江豚意外死亡的现象频发,今年上半年就发现了10余头长江江豚意外死亡。
为遏制长江江豚种群急剧下降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等方面开展保护。先后在干流及两湖建立了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故道建立了4处迁地保护区。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