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周年采访系列:采访组探访黄冈失智老人
9月10日上午,由人民网湖北频道、新华社湖北分社、省政府门户网站、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荆楚网等媒体记者组成的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10周年”采访活动(湖北站)采访组抵达第三站,探访黄冈市黄州区失智老人。
采访组抵达黄冈市青云社区时,迅速与正在办理老人护理用品领取手续的社区居民互动起来,红十字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旁忙碌着。
今天是9月份失智老人护理用品发放日。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周丽娅向采访组介绍情况。自5月份承接省红十字会“重度失智老人救助项目”以来,我们加大宣传,各社区全面摸底,组织有意愿的家庭提出书面申请,市红十字会加强对象审核。目前,全市有重度失智老人4000 人,这次提出申请有548人,经审核我们最终救助159人。
随后,红十字志愿者将前往3户特殊家庭派送老人护理用品。采访组一路随行。
化肥厂老职工张其才家在简陋的筒子楼,家徒四壁。今年73岁的他因工伤导致高位截瘫卧病三年多了。老伴李桃容无工资来源,仅靠张大爷每个月1000多的退休费维持生活及药品费用。
红十字会配送的护理用品,真正缓解了老张生活起居上的压力,感谢啊。李婆婆拉着红十字志愿者的手,含泪言谢。
99岁高龄的老婆婆于旭兰住在市公路局宿舍,育有4个儿女,两个儿子也已经去世了。两个女儿轮流照顾老人,老人每个月收入仅400余元。
老人的小女儿告诉记者,红会送的纸尿裤基本够用,在前期对如何使用这些护理用品都做了相关的培训,每个月会进行3至4次的回访,她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大家庭的关心,给予了她很大的温暖与帮助。
住在市启黄中学宿舍87岁老婆婆张荣秀,育有三子,现在主要由二儿媳妇照顾,每月也仅仅有310元的收入。老人的二儿媳妇也无收入,仅靠在校园里捡废品补贴日常生活,看见红十字志愿者来派送产品,她老远就接过来。
一路上,周会长向采访组谈起项目时感触良多。她说,参与老人的救助和服务,找到了红会工作的新载体和着力点,与社会发展的脉搏、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联系得更紧密。
“失智老人”是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尊称。这类人群不是孤寡老人,不是残疾老人,也不是大病老人,而是一类特殊的急需人道关怀的、救助的老龄群体。省红十字会勇于面对,积极担当,为政府排忧解难,为民生履职担当。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争取财政资金启动重度失智老人救助项目。2013年项目在武汉市试点,今年扩大到黄冈、荆门等地。主要为社区重度失智困难老人提供三项服务:一是护理用品配送服务,直至老人家庭条件改善、病愈或去世。配送标准为每人每月价值约160元的护理用品,其中成人纸尿裤20条、一次性尿片70片、床用护理垫10片。二是举办老年介护培训班,主要培训市、县(区)、街道(社区)具体实施项目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家属及看护人员、志愿者。三是招募项目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定期上门发送护理用品,为服务对象提供与本项目相关的无偿服务。
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贺方红指出,项目为重度失智老人搭建起了接受公众奉献爱心的平台,实现了维护老人尊严、履行红会宗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是弘扬红会精神、树立红会品牌、扩大红会影响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红十字进社区的重要抓手,提高了老年人最后的生命尊严和生存质量,发挥了非政府组织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