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片丹心为脱贫

05.08.2020  21:21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5日电 题:通讯:一片丹心为脱贫

  作者 甘泉

  8月1日星期六,祥华像往常一样不休息,来到村里贫困户孙代全家,给他70多岁高龄的老父亲送去治心血管病的药,又到他家种植的辣椒地里看了看,临走时叮嘱他给田里拔拔草,顾不上喝口水又赶往下一个贫困户的家。他已经习惯了有事没事都到村里贫困户家走走看看。

  今年,赵祥华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上,几乎没有正儿八经地休息过一个双休日,村两委班子在他的带领下都全力以赴,处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辛苦没有白费,如今,这个位于保康县西南部连绵群山中的偏远小山村旧貌换新颜。高大的青松、栎树绿了起伏的山岚,茂密的修竹、枇杷掩映着村庄,宽阔的水泥马路伸向远方,清澈的深井水流向家家户户,异地搬迁贫困户住进了集中安置点,楼房鳞次栉比。入夜,华灯初放,村民们涌向宽广的文化广场跳起了阿娜多姿的广场舞。

  今年45岁的赵祥华是土生土长的的赵家山人,父母都是农民。高中毕业以后,他加入了南下打工的人流,来到深圳姐姐做工的鞋厂上班。由于水土不服,干了半年,他不得不被迫离开深圳返回老家。

  回老家以后,他向父母提出在村里开个商店。从那以后,赵祥华起早贪黑地做事,为了进到质优价廉的商品,他舍近求远跑到襄阳去进货。那时交通不畅,乘长途车进一趟货要转几道车,需要两天时间。为了省钱,他住最便宜的旅社,装货卸货不请搬运工,都是自己肩挑背扛。由于勤快,商品充足,周边9个村的老百姓都到他的商店来买货。他深知村民的艰难,种出来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他就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替村民代销,把农副产品销往襄阳、宜昌等地的商超、企业,拿到钱以后立马还给村民。良好的声誉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第一个在村里盖起了楼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2008年,村里选举村主任。村民认为赵祥华是个能人,都建议他参加竞选。他自己也很想站出来给老百姓办点事,他觉得“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选举结果,他高票当选村主任。

  201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上级党组织果断将具有爱民情怀和大胆开拓精神的赵祥华调整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那一年,他36岁。

  当上村支书的赵祥华,深切地感受到建设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的极端重要性。这个班子就是一个坚强堡垒,要想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要把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其次要有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第三要清正廉洁。按照这个标准,他着手挑选两委班子成员,陆续将在外跑客运年轻有头脑的兼职村医周心灵、经验丰富老成稳重的王述义、在外工作有知识善管理的女大学生李金波选进班子,分别担任村会计、治调主任、妇联主任,还将已在县城上班有文化有朝气的杨先红劝说回村担任扶贫信息管理员。这个班子不仅年轻充满活力,而且都有一颗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

  班子建好以后,就要为村民干事。

  “要想富,先修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把路修好,让生产生活物资能入户,让农副产品能出村。全村600多号人,散居在方圆6.6平方公里的高山上,距离马良镇有16公里。通村的公路是早就修好了的,但由村通往4个组的道路全是泥巴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赵祥华不等不靠不要,带领全村劳力,开上10多台农用车,到10多公里外的水田地去挖沙。累了,靠着田埂打个盹,饿了,就拿出自带的干粮填填肚。请不起技术员,他们就让村里的“土专家”担任测量员、设计员。全体劳力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地施工,硬是奋战半个月,运沙200余车,修通了通组公路10公里。

  路通了,赵祥华没有停歇,紧接着着手解决一直困扰村民的用电问题。由于地处偏远高山,送电已是末端,造成电压不稳,照明用100瓦的灯泡还不如平原地区15瓦的灯泡亮,煮饭几个小时煮不熟,打麦子的时候,成把的麦穗喂进脱粒机时,喂到一半就噎住不动了,这些烦恼长期困扰村民。赵祥华一遍遍跑镇里跑县里,请供电部门一次次到村里翻山越岭勘查测量,架设了电压稳定的输变电路,新建了6个变压器台区,彻底解决了赵家山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难题。

  赵家山村位于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没有沟渠河流,吃水全靠天上下雨。一遇雨天,家家户户搬出所有能装水的器具放到屋檐下接雨。对于赵家山人来说,水比什么都金贵,红白喜事,送什么都没有比送几桶水能让主人高兴。平常的日子,赵家山人要到5、6公里远的张家岭村去挑水吃。张家岭村有一个唯一的水源地碾盘湾儿,天旱的时候,周围7、8个村的村民都到那里挑水。赵祥华至今还记得,他读初中时,有年暑假,母亲叫他去碾盘湾儿挑担水,他大清早就出发,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好不容易轮到他了,天已经黑了,看不见回家的路。住在附近的一个兽医见他还是个孩子,心疼地替他挑起桶,打着手电筒一直把他送到离家较近的大马路上。

  吃水的艰难,从此深深地烙在赵祥华的心上。从那时起,他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2016年,赵祥华决定打深水井,解决赵家山村千百年来的吃水难题。赵家山村属于喀斯特地貌,此种地貌下面有溶洞、“天坑”,很难盛水。只有往深处打,才有一线希望。而要打深井,一要资金,二要技术。钱从哪里来?虽然上任以来发展集体经济积累了些钱,但离巨额的打井费还相差甚远,赵祥华四处筹措,找朋友借,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钱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又怎么办?他到处打听,最后找到宜昌市鲁瑞钻井公司打井,10月8日,钻井正式开始。赵祥华守在钻井旁,整整五天五夜,没有合眼。打到地下近300米,不仅没有看到一滴水,而且井口还下陷了3米多,技术人员告诉他可能遇到了“天坑”,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再也支撑不住的赵祥华回家休息,但刚刚回家休息没一会他就突然接到技术员的电话:“钻头断了!”。那一刻,他绝望极了,这可是钛合金钻头啊!这一钻下去100多万彻底打了水漂。

  2017年一开春,赵祥华到省城请来武汉地质大学的专家教授,重新找寻打井点,他陪专家教授跑遍了赵家山的旮旮旯旯,经过28天的艰苦探测,终于找到了一处新的打井点。4月12日,当打井到地下483米时,一股清泉从地下喷涌而出。终于成功啦!赵祥华喜极而泣,整个人一下子瘫坐在地下。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到井边欢呼雀跃,放鞭庆祝。

  赵家山打出的这口井成了湖北省喀斯特地貌上打出的第一口井,保康县将其打井模式在全县推广,先后在5个乡镇接连打了9口井,解决了3万多贫困人口饮水难题。

  在下大力气解决全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赵祥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没有新的产业,光靠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等传统农作物是很难使村民脱贫致富的。

  他开始为全村寻找新的致富门路,赵家山离宜昌兴山县近,地理气候环境相同,兴山县古夫镇发展蔬菜产业很有成效,杨祥华就带领村两委班子到古夫镇去考察,并引进一个兴山老板成立丰民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蔬菜产业。与此同时,又将在外务工的本村村民韩元龙招回村,成立保康绿又鲜蔬菜合作社,同样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蔬菜生产。目前,两个合作社一共网络周边8个村800多农户种植线椒、西红柿、高山土豆、大白菜2000多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多户,每年户平增收3、4万元。

  种植蔬菜初战告捷,赵祥华并没有满足。他又带领村两委班子出发了,这次他们去了河南荥阳刘沟村考察软籽石榴,这种石榴是市场上的新宠,还特别适合赵家山的气候,他们引进种植了300亩,带动贫困户40多户,预计3年后户平增收3万元。

  2018年初,赵祥华又将村里产业延伸到经济效益更大的行业。与擅长做建设工程的宜昌市汇成建设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成立宜昌市汇成建设有限公司赵家山村分公司,该公司通过公开招标,进行项目建设,不仅可以网络村里贫困户打工,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仅2018年当年,该公司建设项目资金达3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

  光伏发电站是产业扶贫的长效项目,赵祥华看准了这一点,全村集资入股78.8万元,与其它村合伙在赵家山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站,惠及80多户贫困户,可以让贫困户持续增收25年。

  村里的特困户和孤寡老人是弱势群体,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赵祥华对他们倾注的心血格外多。

  村民孙代全家徒四壁,原来一直在外打工,也没有攒下钱,老父亲70多岁了,身患低血糖等多种疾病需要人照顾。赵祥华劝说孙代全回家干农活,顺便照顾父亲。干农活可不是说干就干的,需要启动资金,赵祥华动员他种烟叶,经济收入高。没有本钱,赵祥华就到农商行给他担保,贷款2万元,种植烟叶10亩。由于久疏农业,不善管理,种植的烟叶品质不高,孙代全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赔了钱。他心灰意冷,不想再种了。赵祥华来到他身边,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在哪跌倒在哪爬起。同时,做农商行的工作,再次作出担保,延缓孙代全的还款,农商行被赵祥华的真诚所感动,答应延长孙代全还款期限。第二年,孙代全又种了10亩,赵祥华一有空就跑到他家,手把手教他种烟和烤烟的技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孙代全种出的烟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是上乘,他不仅还凊了贷款,还净收入5万元。

  村民周正元因家庭琐事,一时冲动烧了自家的房屋,被判刑几年,妻离子散。刑满释放以后,一穷二白的周正元生活举步维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赵祥华自己掏钱帮助周正元修好房子,为他添置生活用品,并经常给他送米、面、油和常用药。为纾解他的心里情绪,赵祥华三天两头到他家陪他聊天,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赵祥华还拿出1万多元帮助他种植线椒、草莓、软籽石榴等农产品,年收入达3万多元。2017年,他顺利地搬进了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上了白墙红瓦的新楼房。

  “五保户”张英吉,今年88岁。原来独自一人住在山上老旧的房子里,赵家山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安置以后,赵祥华首先将他迁到了安置点。他衣服鞋子破旧,赵祥华把自己的衣服挑检了两大包送给他,亲自自掏腰包给老人买鞋穿。还时不时地买些米、面、油送上门,陪老人聊聊天,消除老人寂寞。老人年岁大了,行走不方便,赵祥华就安排老人的邻居专门照顾他,给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给老人买药,照顾老人的费用都由村里出。由于照顾得好,老人生活得很幸福,逢人便夸赵书记。村里9名孤寡老人都在集中安置点生活,安享快乐的晚年。

  赵祥华常说,“当村干部就要为老百姓干实事,只有为老百姓干实事,老百姓才会拥护你。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上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下要对得起老百姓的重托,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我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

  近年来,赵祥华先后被授予湖北襄阳保康县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书记、湖北省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