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座帐篷的坚守

08.07.2016  15:23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8日电 题:通讯:一座帐篷的坚守

  作者:甘明强

  倘大的村庄,空无一人,寂静无声。只有两中鹅在孤零零地寻找食物。

  距离村庄将近300多米的河对面,一座帐篷驻扎在桥头,把守着村庄的唯一的一道进入口。时而有几个群众过来询问桥头值勤的警察,从他们望眼欲穿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很想回到这个村庄。但是警察还是摇头,他们的面前,依然拉着醒目的警戒线。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很多村民想急着回家,可是我们还没有接到解除警戒的命令。”毛治中说。7月7日,同毛治中一起在警戒现场值勤的还有年青民警但伟。

  7月3日,因连续暴雨,崇阳县港口乡游家村长安口煤矿矿山出现了裂缝,矿山其实是煤矿长年累月堆积的矿渣,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一座不小的山头,经估算,这座矿山近30万立米左右。然而,在它的下面近200米左右的距离,座落着一个村庄。

  经湖北省国土厅地质专家现场勘查,这里很快确定为二级地质灾害。近30万方的煤渣在暴雨的侵蚀下随时会变成一股黑色的泥石流倾泻而下,危及下方村庄的安危。

  毛治中是崇阳县公安局港口派出所所长,在接到紧急转移疏散群众的命令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户籍民警火速调出该村的人员资料。

  经统计,游家村6组共有83户409人,而转移疏散的工作必须在7月3日当天完成,这对于仅有4名正式民警,其中有一名民警被抽调到县局办理专案,外加2名协警,面对这个紧急任务可以说是“鸭梨山大”。

  好在该村青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一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及妇孺。经派出所民警反复清点实际留在村庄里的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

  转移疏散工作基本顺利,只有一位70多岁的中风老人不愿离开。“老人性子比较倔,又无亲朋戚友投靠,政府的临时安置点也不愿去,他说死也要死在老家祖堂里!”眼见转移疏散限定的时间不多了,没办法,在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派出所民警只得用担架强行将这名老人抬到了临时安置点,并做好了安抚工作。

  乡亲们顺利转移完毕,毛治中带着民警到各家各户反复清查了几遍,确保空无一人后,他们在每家的房门上贴上了封条,在村庄前后共设置了3道警戒线。

  为了防止有人进入村庄,在进村的唯一进入口处,民警在这儿搭起了一个帐蓬,24小时全天候在这儿把守。

  毛治中说,第一天是两个人一个班,轮流值守,实在是因警力太少了,第二天不得不改为一个人一个班,加之这个帐逢也比较小,只能容下一个人。

  帐篷就搭建在桥头,警戒线的绳子牵着帐篷,晚上只有一碰警戒线,民警就会有警觉。但伟告诉记者,在7月5日晚的值守中,他在半夜时分碰到一位老农很想进入村庄,他问对方有啥事,原来对方家里还饲养着一头猪,他想半夜回家为猪喂点食。这事令但伟挺为难,毕竟人的生命比猪的命重要,肯定是不能放他进去的,但一头猪对农民来说损失也不小。

  “这样吧,我们明天会进村去巡查一次,到时我会到你家帮你把猪放出来!”对方总算感激涕零,方才离去。“白天的情况一般还好,只是晚上一个人还是感觉有些孤独。”汪世辉是刚分到所里不久的保安,因为桥下的流水声较大,晚上根本也睡不着。野外的蚊子又多又大,一咬就是一个大包。令汪世辉感动的是,当晚半夜时分,派出所长毛治中和指导员王建军过来巡查,并为他带来了一瓶花露水。当晚,汪世辉也碰到一位老村民,原来他想回家为孙子拿一些换洗衣服,他反复做对方的工作,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方最后心悦诚服地离开。

  7月7日晚7时许,来自省厅和市局增援崇阳的几位民警主动请缨,同所里民警到矿山和村庄巡查一次,在毛治中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了空无一人的村庄,并爬到了矿山上察看汛情。这行中来自咸宁市公安局抗洪民警谢雄曾于2015年下派到崇阳县公安局担任副局长,想不到这次抗洪竟然又分到崇阳,“又能与昔日的战友并肩战斗,我实在很高兴,再说我与崇阳也有缘!”,在巡查的路上,谢雄满脸兴奋地告诉记者。

  回来在经过桥头的帐逢时,大伙儿都申请要求让自己这儿轮守一夜,这个小小的帐篷此刻在他们眼中竟成了“香饽饽”!但却遭到了毛治中的拒绝。

  在这次洪灾中,港口乡汛期严峻,多地险情频发,来自省市公安机关增援的抗洪人员几乎无一例外每天连轴转,全身心扑在抗洪一线,毛治中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在这个用帐篷防守的前线,他坚决不再让上面来的同志再上火线!

  记者发现,一路上毛治中总是咳嗽不止。经打听,原来早在一周前,他的医院检验报告为“血液病毒感染”,本来需要作进一步确诊治疗,但汛情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赶到所里全力投入抗洪工作。为此,在医院工作的妻子曾畅慧每天赶到派出所让毛治中挤出一点时间作雾化治疗。

  “现在汛期虽然有所缓解,这个时候,老百姓都盼着早点回到家中,为此,我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毛治中的话语中不无焦虑。

  据悉,港口乡游家村的地质灾害警报还未解除,毛治中带着他的“帐篷兵团”仍在坚守!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