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老教授退休后撰写600万字专著 在韩国翻译出版
湖北大学退休教授汪耀楠。
昨天上午,湖北大学为该校文学院80岁退休教授汪耀楠的专著《注释学》一书被韩国翻译出版举行发布会,汪耀楠教授是著名辞书学家,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所长骆瑞鹤教授等业内知名教授出席致贺。
这是我省传统学术专著首次在国外翻译出版。
“退休了一样搞研究”
发布会上,湖北大学文学院将汪耀楠40余年来出版的13部词典和专著进行了陈列展示,在这些共计1000余万字的出版作品中,有600万字是汪耀楠退休后的创作,包括5本词典和一本《注释学》。
汪耀楠62岁退休,“对我来说,退不退休都一样,都是搞研究,大年三十我一样改稿”。
一支笔,一张办公桌,不足10平米的书房,是汪耀楠退休十多年间编撰、写作、研究的场所。除了书房,汪耀楠日常生活中走得最远的地方是湖大校园内的菜市场,离家来去不过300米。他说自己从不敢把做学问的时间浪费,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大部分时间都伏案于书桌前。
“我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散步,只要天气好的时候,都出去走几圈。”汪耀楠告诉武汉晚报记者,锻炼身体也是为了余生有更多时间做学问。
汪耀楠的学生,湖北大学文学院杜朝晖教授说,老师退休18年中,没有一天不是工作到凌晨,这让学生们都自叹不如。
汪耀楠颈椎不太好,严重时累得脖子都歪得不能动。但是对于编撰字词典,用汪耀楠的话说,他是义不容辞的。发布会上有记者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辞书编辑上。汪耀楠回答:“辞书是一个国家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编撰辞书,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国家、民族的使命,我既然是搞这个专业的,肯定要担起这份责任”。
《国际标准汉字词典》的编纂也是汪耀楠退休后的“重头工作”,单是审稿就花了13年。接着他又用3年的时间主编了《汉语成语学习词典》,并在此基础上增补条目、逐条修订、核对源头资料,出版了《汉语成语词典》和《10000条成语词典》。“现在市面的上的各种词典质量参差不齐,充满了抄袭、滥用等现象,我们应该编撰出具有权威和正确的词典给学生良好的引导”,他的苦心没有白费,2008年,汪耀楠主编的《汉语成语学习词典》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全国农村书屋必备100种图书书目,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一起成为百种图书中仅有的三本辞书。不久,《10000条成语词典》(学生版)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推荐使用”,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 )推荐书目。
汪耀楠年岁已高,学生们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忧。杜朝辉说:“老师的颈椎病已经几十年了,最严重的时候,曾晕倒在校园里。”
但汪耀楠并不在乎。他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只要自己的身体跟同龄人相比算健康的,就说明他的研究工作对身体没有影响。
现在汪耀楠正在主编中华书局约稿的《中华现代汉语词典》。这是一部约300万字的词典,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发行。汪耀楠投入这一项目已整整三年。大概还需一年的时间即可完成。
对于未来,汪耀楠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计划将已完成《楚辞》一书公开出版,并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商量出版一部约35万字的论文集。他一直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五部经典进行论著,现在已经完成了3部,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写作。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还能有几年时间,把我计划写的书完成”。汪耀楠想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学问都写下来留给后人。因为编撰辞典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自己想写的书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写,成为他的一个小小遗憾。
【对话】
记者:人到晚年,本该在家享福,为什么还是选择继续研究?
汪耀楠:现在的年轻人不少都去搞“短平快”的项目了。我想着身体还好,能为后辈们做点什么。
记者:整天搞研究做学问,不会觉得枯燥吗?是什么一直支撑您坚持下去?
汪耀楠:我不会打牌不会打麻将,当然整天关在书房,的确有时会觉得枯燥,我会看看画展、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至于动力,可能是内心真正对学术的热爱吧。
文/图 记者李芳 通讯员舒娟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