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能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拒之门外

13.03.2015  11:15

随迁子女入读难是近年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931万名随迁子女在小学就读,占全国城市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4%;346万名随迁子女在初中就读,占全国城市初中在校生总数的24%。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30%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2014年7月,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采取措施扩大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以惠及更多的流动儿童。

“要正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通过资金的投入和多元化的办学,去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面临子女入学的问题。与农村相比,城市多领域的资源几乎令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不愿离去。“每个人都有选择更好的生活的权利,他们也一样。而且不仅要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孩子过得好。”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而言,挣钱养家是一个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在城里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优秀的教育资源,改变孩子今后的成长轨迹。

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相对落后,是造成进城务工人员不愿让随迁子女回家读书的主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亮权指出当前在西部地区,教学资源不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地区的交通逐步发展,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获得了新的资金,从校舍到书本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很多教育人才不愿留在那儿教书。”与城市师资力量稳定相比,进城务工人员更愿意让孩子到城里读书,而不是留在农村接受教育。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截止2014年,全国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015年,我国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改善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难现象的最佳措施。”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副校长高岭认为随着政策帮扶力度的加大,城市接纳随迁子女入读的能力将有所提高,能满足想让子女留在城市的务工人员的需求。在政策的帮扶下,农村教育水平必将有所提升,这也给进城务工人员新的选择,将有效缓解当前的入读压力。

刘希娅代表提出城市学校的发展仅靠公办教育远远不够,民办教育为解决城市学校入读率创造了新的选择。“多元化办学不仅能够环节城市学校入读压力,还能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更多的选择空间。”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在资源分配时应获得应有的资源。“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一样,都是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地方,政府抓公办教育建设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刘希娅代表呼吁社会给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更多关爱,不能因为资源分配、收入要求等原因将孩子拒之门外。“让孩子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是我们当代教育者应尽的职责。”刘希娅代表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