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贫困地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三年带动50多万人脱贫

24.06.2015  11:46

  民族地区是湖北省贫困范围最大和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湖北省探索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的路子,有力带动了农民脱贫和农民增收能力持续增强。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一州两县”乡村旅游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8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0亿元。在旅游倍增效应的带动下,三年来,全省民族地区约有50万人实现脱贫。

  一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以建设景区为引擎,坚持道路围绕旅游修、城镇围绕旅游建、民居围绕旅游改、通信围绕旅游转,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实现了“建一个景区、富一方经济”。恩施州引进三特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和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湖北清江旅游发展公司等100多家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建成了31家A级景区,形成了1个5A、15个4A高密度、高A级景区集群。景区覆盖110个重点贫困村16万名贫困户,辐射周边农户开办星级农家乐630家。旅游扶贫重点村和示范点道路通畅率、通信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100%,特色民居改造达到半数以上。

  二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带动了新农村建设。把旅游业作为提升群众小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紧扣游客回归乡村、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扮靓一批村庄、改善一方民生”,涌现出恩施市枫香坡、宣恩县伍家台、咸丰县麻柳溪、来凤县杨梅古寨、鹤峰县董家河、长阳自治县武落钟离山、五峰自治县柴埠溪等110多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五峰采花毛尖茶、长阳清江鱼、恩施富硒茶等特色农产品成为“抢手货”,古村古寨成为“新卖点”,农家院变成“农家乐”,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村民在家门口走上了旅游致富路。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村原是一个人口不足500人、海拔2500米的贫困村,“苏马荡”在当地语的意思是“老虎喝水的地方”。近年凭借独特的高山气候和靠近重庆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2014年接待游客消夏避暑度假达到20万人次,农民收入连年翻番增加。

  三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平台,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致富,实现“搭建一个平台、富裕一方百姓”。恩施市沐抚镇营上村地处清江大峡谷,交通极为不便。大峡谷景区开发后,当地农民“转行就业”,景区现有旅游从业人员1700多人,其中80%都来自沐抚当地村民,从事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销售、景区游览服务、演艺等,从业人员实现均年收入6万多元。恩施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带动贫困地区10万余人、间接带动40万余人就业创业,实施转移培训近3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34万余人。

  四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辐射力,实现“融合一种产业、调优一方结构”。推进“农旅互动”,打造了一批现代旅游观光园,烟农、茶农、菜农、果农都成为旅游产业的受益者。推进“工旅互通”,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加工业,传统产品成为旅游商品。推进“文旅互融”,推出了《腾龙飞天》、《新龙船调》、《西兰卡普》等实景剧和《江山美人》等一批旅游演出项目,3000余名当地村民“白天干农活、晚上当演员”,每年直接增加收入5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