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访贫困村:一位贫困农家嫂的“三难”

14.09.2015  09:24

   点军泉水村贫困农户样本调查

  记者 翟雪莲 高圣男

  泉水村位于点军区联棚乡西南。一条泉水河穿村而过,村里有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和支柱产业——泉水蜜柚,被湖北省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为“鄂柚一号”。依托这一品牌优势,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10127元。然而,村里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家庭大有人在。9月7日,在驻村第一书记魏宏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贫困户闵先翠家。

  闵先翠的家位于一排土房子的一侧。据介绍,闵先翠腿部有残疾、丈夫患病、儿子在上大学,病、残、学致贫聚在一起。

  为什么不放弃亏本的柑橘改种赚钱的蜜柚?

  闵先翠告诉记者,她家有两亩地,都种着椪柑。据村党总支书记罗雨介绍,村里的柑橘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数十年了都是四五角一斤。一问,闵先翠家去年的柑橘收入总共才2000元,这与种蜜柚一亩能挣上万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为什么不去改种蜜柚呢?”记者十分纳闷。

  “柚子树成熟挂果期要四五年,我们等不了啊。一年赶一年,等着用钱呐。哪怕是2000元,也是救命的稻草。

  这不是闵先翠一家的难题,在很多贫困农户那里,都有着蝴蝶飞不过沧海般的无奈。如果能有一根水面上的“浮枝”,让他们临时停留周转,他们也许就敢于扇动翅膀,奔向幸福的彼岸。

   丈夫外出打工,她却害怕丈夫来电话

  闵先翠的丈夫赵建国外出务工,闵先翠最害怕的是接到丈夫的电话。这又为何?

  原来,赵建国的肝病一度很严重,闵先翠借钱负债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虽然病情控制住了,但每月的药费是家里不小的开支。没有收入来源,赵建国不得不出去打工。因为有病在身,不能干体力活;因为没有文化,赵建国在城里又只找得到干体力活的工作。赵建国就这样以孱弱的身体在生存的漩涡中挣扎着。没有电话还有夫妻间的默契,一旦电话来,就等于是把闵先翠置于无望荒野的“通碟”到了。

  在农村,乡亲们最怕的就是生病,各种疾病是造成乡亲们生活困难的重要原因。在泉水村,赵建国还不算典型,53户贫困户中除他一家外,还有8户是因患癌症等重大疾病导致贫困。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这仍是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课题。

   她儿子是村里唯一在读的大学生

  一路上,魏宏告诉我们,村里小孩子基本上念个初中或高中就去就业了,寒门出士子越来越难。可是闵先翠家是个例外,他们坚持让孩子上大学。儿子是村里唯一在读的大学生。有人认为他们傻,这么穷还要让孩子这么“奢侈”地去上大学,自找苦吃。

  “我没有文化,我一定要让他学好文化。”谈到儿子上大学,闵先翠眼里有了光芒。闵先翠说因为自己没有文化,过了河(长江)都摸不着方向,儿子上大学,她也从来没有过河去看过一次。

  为了供儿子读书,夫妻俩勤扒苦挣。村委会副主任赵铁军介绍说,之前闵先翠养了两头大母猪,虽然左腿不太利索,但每天背着背篓打猪草,蛮吃得苦。“我们可以少吃一点,少穿一点,苦一点,一定要让儿子上大学。”在这点上,闵先翠的坚定与远见让记者肃然起敬。

  闵先翠告诉记者,儿子本学期的学费一大半是借的,即使这样也还没有凑齐。儿子暑假回来说,想考研究生。这一次,这位坚强的母亲终于含泪“投降”了:“儿啊,咱们还是算了吧。”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