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不忘初心就是永葆党心

06.07.2016  12:11

95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从历史到未来的一个关键节点上,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赤子之心,是即将进入第二个百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本、灵魂之根、生命之源。

一、  永葆先锋精神

95年来,我们党始终担当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在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引领下,推动中华民族一步步实现奋斗目标,一个个阶段完成历史任务,一个个时期接近伟大梦想。

党的先锋队性质蕴育出党的先锋精神。这种先锋精神,来自近代以来中华先进分子的强烈使命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亡,何以家为?一大批志士仁人、知识分子、热血青年,抛弃祖传家业、放弃仕途利禄,献身革命事业、不惜丢掉性命,挺立起民族的脊梁,站立出人民的先驱。这种先锋精神,来自中国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的革命勇气。他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受残酷压迫和严重剥削,生活于几近绝望之中,充满革命精神,“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这种先锋精神,来自革命斗争形势极为严酷、斗争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参加革命极有可能牺牲的英雄呼唤。那是一个需要英雄、需要牺牲,并且冲出了无数人民英雄、涌现出千万革命烈士的时代。这种先锋精神,来自无产阶级政党用先进思想武装党员的觉悟提升。定位为先进阶级的政党,党员成分的工人比例却很少,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质不是天赋的,党员的先锋精神不是自发的,而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思想去教育和提升党员,造就出一支肩负起阶级和民族使命、站在百年中国最前列的先锋队。

图: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习近平等在大会上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颁奖。

95年过去,那些与中国共产党大致同期建立的几百个政党,绝大多数早已烟消云散;当年集合在共产国际旗帜下的各国共产党,也大都或遭受镇压,或解散重组,或失去政权,或改弦更张;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离开这个世界,一代代中华儿女加入这个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经百年而不衰,生命力愈益强壮,战斗力日益增强,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终保持政党先进性,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始终秉承先锋精神之初心。脚步从未停止,攀登从未退缩,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是最好的强身剂、抗衰老剂。即使遭遇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和世界低潮,我们党仍然坚守井冈山精神之初心,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高扬理想旗帜、信念历难弥坚。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是我们党不忘初心、防止堕落的精神法宝。

二、  永葆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把为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统一于一体。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鲜明地表明了建党为了谁。我们党经历28年的艰苦卓绝斗争,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为人民解放、当家作主奠定制度基础。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正是要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坚实基础,逐步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创造幸福生活,走向共同富裕。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本源、本性和本真。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是尊重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的根本态度,是关心热爱人民、与人民心心相连的根本感情。这颗赤子之心,源于人民是党的根基所依。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政党,离开了这个根基,党就成为无根无基的党,或者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党。这颗赤子之心,源于人民是党的力量所在。战争年代,国民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财政资源。如果没有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革命,我们党和军队就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甚至连几个月都生存不下去。这颗赤子之心,源于人民是党的胜利所据。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这颗赤子之心,源于人民是党的命运所系。政党的生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者、支持率、支持度,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人民支持,也就最终失去了政权,结果分崩离析。

新中国成立前夕,深谙历史兴衰之道、政权更迭之律的毛泽东,极具前瞻性、极具战略性地提出了“赶考”的课题。赶赴执政之大考,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党能否永葆赤子之心、永不脱离群众。掌握执政权力、支配执政资源,提供了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以权谋私、背离民意的各种可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富迅速增长,财产差距拉大,消费分层多样,权力面对的诱惑前所未有,“四风”蔓延的症状令人震惊。我们党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威胁是腐败问题。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立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让人民有获得感、共享感、幸福感,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权利,真正实现党治国理政的最高价值。真正得到13亿多中国人民认可、满意和拥护,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  永葆真诚信仰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决定了党的性质、目标和宗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人由此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证明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新历史观,中国共产党人由此坚信“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党的初心,从思想起源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启蒙、精神启迪、觉悟启发。凭靠质朴初心,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直至牺牲、直至临终,矢志不渝、坚信不疑。中国共产党的95年,天翻地覆、时代巨变,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两大阵营冷战结束到世界多极化潮流,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个人而言,坚守初心,一辈子不变其志、不改其道、不悔其节,已属难能可贵;对于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近亿计党员、近70年执政的党来说,其艰巨程度、信仰定力更是发人深省。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真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是科学的信仰。这种科学信仰,首先基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力量。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开创了人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一个是揭示了历史的奥秘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将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条件的基础上;一个是揭示了利润的奥秘存在于剩余价值之中,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说明资本主义为何灭亡、社会主义何以可能的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透彻的解释力、远见的预测力和有效的改造力。这种科学信仰,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我著故我在”的理论家,也是投身于“现实世界革命化”,将其理想信念付诸行动的实践家;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作者,也是虔诚信仰、知行合一、高尚美好的真人。马克思用一生的钻研来证明、来坚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的献身精神,普罗米修斯是个神话,马克思则是活的普罗米修斯。今天,让精神境界更加纯真、精神世界更加美好、精神品格更加高尚,都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感受精神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动力、寻求精神的定力。这种科学信仰,还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力量。毋庸置疑,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的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深刻改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

不忘党的指导思想,我们才能坚守初心,以坚定的科学信仰走向未来。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上,我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忘初心,不是在温室中养育出来的,而是在风吹浪打中磨砺出来的。正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交汇点上,“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从根本上说,就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