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残联擦亮“阳光康复圆梦工程”品牌,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残疾儿童是“折翼天使”,有一双腾飞的翅膀是他们的梦想。2023年以来,襄阳市残联持续加强“阳光康复圆梦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建设,积累典型经验、成功做法,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呵护残疾儿童的成长,为未成年残疾人的圆梦之路助力。
夯基础求突破,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3岁的孤独症儿童乐乐正在市康复医院的孤独症治疗教室的AR环境里接受康复训练。“现在是红灯,可以过马路吗?”“要从哪里过马路?”,在康复师的引导下,乐乐顺利通过“斑马线”,到达了“终点”。只见虚拟显示屏上出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对乐乐说“你真棒!答对了”,还燃放了绚丽的“烟花”,乐乐开心极了。
2023年4月,市残联投资引进恩启空间站技术设备,在襄阳市康复医院探索建成全省首家沉浸式孤独症诊疗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使用虚实增强技术,将虚拟信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其中包含了红绿灯指示牌、沉浸式音乐教室、超市、医院、理发店、图书店等设置,拓展课堂的边界。康复师经过评估为残疾儿童制定个性化方案,借助AR使他们在教室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通过多领域多情景的教学整合,为他们进行康复训练。乐乐从最开始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红绿灯”,经过半个月的训练,现在可以正确判断可否过马路了。
沉浸式孤独症诊疗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共为30多名、3000余人次的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并通过干预训练教会孤独症孩子各项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
为逐步实现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襄阳市制定出台了《襄阳市0-15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0-15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残疾儿童康复医学诊断和康复训练工作的通知》,确保了“阳光康复圆梦工程”的持续推进。
在救助制度方面,残疾儿童救助年龄由原先0-6岁救助对象扩大至0-15岁,真正做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出台残疾儿童门诊康复医保政策,将脑瘫、孤独症儿童门诊康复费用纳入医保支付目录,极大减轻了儿童康复救助家庭负担。
在机构建设方面,由市残联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公建公营”模式合作共建的襄阳市首家康复医院投入运营,目前收训残疾儿童200多名,正在努力打造成“医康养教研”为一体的区域性一流公益性康复专科医院。
为确保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2023年3月,市残联组织专家评估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襄爱汇残——康复服务基层行”残疾儿童康复医学筛查诊断活动,为全市15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家门口、一站式、免费用”的医学筛查诊断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政府康复救助项目,分类别安置在相应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优质便捷的服务受到残疾儿童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全市为1651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救助,服务率100%,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严标准提质效,工作品牌推深做实
市残联严格依据省残联《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定点康复训练机构有关准入标准和服务规范(试行)》规定,规范全市20家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监管,保障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质量和效果。修订出台《襄阳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各地深入定点康复机构检查80场次,毫不放松抓好定点康复机构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儿童康复医技人员的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5月13日,襄阳市残联联合襄阳市中心医院邀请多名国内著名儿童康复专家,聚焦肢体、智障、听障、言语、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进展的传播与应用为全市160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儿童康复诊疗培训。
今年以来,市残联开展190人次“双向交流”活动,即:市区三甲医院专家“走下去”、县(市、区)机构康复人员“走上来”的“纵向交流”,本地机构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国内著名专家来襄授课的“横向交流”,机构之间相互观摩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深入推进“康教融合”,通过组织定点公立医院大力推行“康教”融合,医院加大招聘力度,充实一线特教老师、心理康复师力量,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确保残疾儿童得到了更加有效优质的康复服务。
市残联进一步优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报审批流程,实行“即时办结”,限定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确保儿童实时享受康复救助;实行“免申请兑付”,优化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生活补助申报发放流程,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广发动多维度,各方关爱促进融合
今年六一,在铁路社区阳光家园,25个残疾家庭、社区、爱心助残志愿者及爱心机构为残疾儿童举办了一场别样的生日宴。
志愿者和家园的残疾儿童一起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手语舞蹈、非洲鼓、亲子朗诵等节目,为孩子们一起分享精美的蛋糕,为他们送上爱心小礼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这群特殊的孩子最温暖的陪伴。
今年,市残联围绕“全国助残日”“孤独症日”“爱眼日”“爱耳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节点,充分利用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和基层残疾人服务阵地等平台,引导全社会力量加入,常态化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知识讲座、专家义诊、手工制作、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融合关爱活动80余场次,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关爱未成年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制定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精准康复重点任务分解清单,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大力开展“残疾预防部门行”系列活动和残疾儿童康复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减轻、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
同时,市残联充分发挥定点康复机构作用,利用机构家长学校平台,每月讲授儿童康复知识,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今年以来,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服务3200人次,帮助残疾儿童及家长走出心理阴霾。
市残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残疾儿童的主动性、家长的参与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收获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家长们树立康复信心,积极乐观生活;促进残疾儿童积极融入活动,体验“残健融合”新模式给残疾儿童带来的康复效果。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接下来,市残联将继续发挥优势、凝聚合力,不断擦亮“阳光康复圆梦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为残疾儿童成长提供更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让“折翼天使”向着更广阔的天地飞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