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用“匠心”寻找身边的“匠人”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强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这一精神的认可,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席卷而至的“工匠风潮”之中,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武汉,以传统工业基础、新兴制造产业、强大人才储备等诸多优势,成为技术革新之地,工匠聚集之城。
伴随全省各地2016“荆楚工匠”选树活动以如火如荼之势推进,武汉也展开一系列积极部署,寻找身边的工匠,挖掘背后的故事,致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工匠、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社会新风尚。
于革新之地
武汉启动“大城工匠”选树
活动启动之初,武汉市总工会联合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发布《关于在武汉地区开展2016“大城工匠”选树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大城工匠”的选树对象、条件、程序及有关要求,并从基层推荐的名单中择优参评“荆楚工匠”。
8月4日,武汉市总工会召开全市2016“大城工匠”选树活动动员部署会,各直属单位工会主席等180余名代表参与。会议对本次选树活动提出了相关意见: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既要广泛发动,鼓励自荐、他荐、组织推荐,又要主动寻找、深入挖掘;既要普遍关注各行各业,又要侧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既要关注车钳铣刨磨煅锚铸焊、机械维修等传统技术岗位,又要扩展到数字建模、工艺设计、虚拟仿真、虚拟工厂与现实、电商运营、大数据分析等新型技术岗位。同时,要求各级工会在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业与技能等级、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的基础上,优先推荐获得过国家、省、市首席技师、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称号,享受政府津贴的高技能人才等9类对象。
会上,武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丹芳提出三点期望。“首先,此次‘大城工匠’的选树采取公开推荐、公开选拔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精英推荐上来。”她说,“其次,推荐范围既包括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也要挖掘在某一技能领域有绝技绝活的民间高人。最后,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完成好此次选树活动任务。”
承匠人之心
助推城市打造“三个升级版”
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的同时,武汉市总工会还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渠道,充分发掘散落在各大岗位,有绝技绝活的民间艺人。经过广泛发动、层层动员、各级工会积极推荐,全市共有200多名各行各业职工、农民工申报,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工艺设计、科教文卫等行业和领域,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3人,有市级以上奖章、劳模荣誉称号87人。
据介绍,为确保推荐人选在其所在行业或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在全省范围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武汉市的“大城工匠”推荐名单经过了“三关”审核:
一是业务部室初审关。由武汉市总工会经济部对申报的大名单进行初审,在完善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对申报人员信息、所获荣誉进行了梳理、核实与确认,并按行业领域进行了划分,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形成了56名“大城工匠”候选名单。
二是专家评审关。由武汉市总工会召开“荆楚工匠”推荐人选评审会,重点听取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负责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处室,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教育局等行业、战线主管处室,以及焊接技术协会、轻工协会、建筑协会、食品工业协会等重点行业协会的意见,对“大城工匠”推荐名单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三是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终审关。武汉市总工会召开主席办公会,结合候选人行业分布、工种类别,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能水平领先程度,在全国、全省所获技能方面荣誉等情况,确定“荆楚工匠”推荐人选名单并上报湖北省总工会。同时,为突出推荐人选的特点,武汉市总工会还为每位候选人设计了专属特色称号。
经过重点工作部署,广泛号召参与,这一活动将在广大职工队伍中掀起学习和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潮,为武汉市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凝聚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