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看“户”不看“数”(现场·直面时代问题 助力中国前行)

07.12.2015  09:54
        精准识别,因人施策,实现精准脱贫。过去扶贫主要看面,一年脱贫百分之几,多是数字。今后要看点,精确到户到人。效果怎样,由群众说了算。

  时间:12月4日

  场合: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幸福村

  “不怕山高路远,就去看最贫困的人家。”4日9时许,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从办公室出发,直奔120公里外的尖扎县,出发前提醒工作人员。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一结束,青海省委、省政府次日进行动员,全省四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共千余人,将在12月上旬开展扶贫蹲点调研,推进精准脱贫,骆惠宁率先赶往偏远山乡。

  尖扎山大沟深,全县贫困发生率17.7%。山路弯弯,积雪皑皑。从县城到尖扎滩乡40多公里,海拔从2000多米骤升至3400多米。

  12时30分,骆惠宁赶到牧业村幸福村。“家里有多少草场?多少牲畜?”他顾不上吃午饭,挽着牧民索南当周的胳膊,一同进屋,坐上土炕。

  索南当周的女儿专吉格先天失明,一直低头不语。骆惠宁捧着孩子的脸说:“我看看你的眼睛。”专吉格还是不吭声。骆惠宁问:“想不想上盲校学点东西?”专吉格一下子抬头笑了:“想!”当地没有盲校,随行人员咨询了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得到答复:可以接收,还有困难补贴。

  骆惠宁随后来到关却加家,掀开一块塑料布,下面是编织袋装的面粉。这时关却加15岁的女儿拉毛羊吉背水回来,骆惠宁问她上过什么学,鼓励她上职业学校学技术,出去打工挣钱,增长见识。“上一代没文化受穷,孩子的教育要抓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骆惠宁叮嘱围过来的老乡们,“政府帮扶要发力,自身也要努力,脱贫致富才可持续。

  下午1时10分,骆惠宁和村干部一人吃了一碗方便面,又走访了三个贫困户。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和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贵在精准。精准识别,因人施策,实现精准脱贫。”骆惠宁对几位县乡干部说,“过去扶贫主要看面,一年脱贫百分之几,多是数字。今后要看点,精确到户到人。效果怎样,由群众说了算。

  最后,骆惠宁找来贫困户、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等共20多人,就地开了精准脱贫的“诸葛亮会”。晚6时多,夜幕降临,寒气逼人。骆惠宁匆匆赶往昂拉乡,开始又一程蹲点调研。